在我們這個城市的角落里,時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菜市場的豬肉攤前,老板和熟客寒暄,笑著掏出煙來,兩人靠著攤位邊聊邊抽。不一會兒,買賣也談妥了,肉也選好了,還打聽到了對方孩子考上了哪所大學。
街巷里的小修車鋪,徐師傅正在幫人修車,來了個騎摩托的小伙子。兩人互相遞個煙,一聊才知道都是老家那邊過來的。一根煙的功夫,鄉(xiāng)音鄉(xiāng)情就這么自然地流露出來。
樓下的理發(fā)店,老王有個煙盒專門放在收銀臺上。隔三差五就有街坊鄰居進來,不為理發(fā),就為了坐坐。一根煙,一壺茶,能聊到巷子里誰家孩子結婚,誰家老人身體不好需要幫襯。
公交車站的休息室里,司機師傅們輪班休息時,總愛湊在一起嘮嗑。你遞我一根,我遞你一根,話匣子一打開,昨天線路上的趣事,乘客的暖心故事,就這么自然地流淌出來。
出租車師傅老李,車里總放著一盒便宜煙。每次等紅燈,遇到熟悉的司機,搖下車窗遞根煙過去。等綠燈了,兩人揮揮手,繼續(xù)各自的方向。這短短的紅燈時間,卻盛滿了城市里的人情味。
工地上的農民工兄弟,晚上收工后喜歡在工棚門口納涼。你一根我一根,聽他們聊起老家的莊稼,聊起遠方的孩子,聊起對生活的期盼。煙霧繚繞中,是他們濃濃的鄉(xiāng)愁。
早點攤上的老板和附近保安,每天凌晨都要一起抽根煙。天還沒亮,城市還在沉睡,他們卻在煙霧中嘮著家常,等待著新一天的開始。
遞煙,在我們的生活里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它是人與人之間的問候,是陌生人之間的善意,是熟人之間的默契。在這個越來越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它就像是一個小小的暫停鍵,讓人們能在忙碌中停下來,說說話,敘敘情。
你遞給別人的不是一根煙,而是一份真誠;你遞出去的不是一個小盒子,而是一片溫暖。這就是市井生活中最樸實的人情味,是我們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
現在的年輕人,更習慣用微信、抖音來社交。約個飯要在群里反復確認,見個面要刷半天手機。科技拉近了物理距離,卻似乎拉遠了心理距離。但你要是留心觀察,在城市的角落里,在街邊的小店里,在工地的板房前,還能看到人們互遞香煙的場景。他們或許沒有讀過多少書,但都懂得這個簡單的道理:遞煙不過是個由頭,真正遞出去的是那份愿意傾聽、愿意分享的真心。
日子越來越現代了,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了,但人心里對溫暖的渴望從未改變。那個掏出煙盒的瞬間,遞出香煙的剎那,其實是在告訴對方:咱們坐下來,說說話吧。這何嘗不是一種難得的默契,一種心照不宣的善意?
在這個提倡健康的年代,遞煙這個動作或許終將會被時代淘汰。但我希望,這背后代表的那份人情味,那份愿意停下腳步與人交心的情懷,永遠不會消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