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中煙南寧卷煙廠卷包車間包裝維修組作為扎根基層、服務生產的技術型團隊,積極扛起時代使命,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近年來先后承擔自治區工信廳技術創新項目8項、廣西中煙科技項目27項,形成技術創新成果72項、小改小革96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榮譽50項,發表科技論文19篇,獲得國家專利授權94件、軟件著作權授權6件、發明專利受理7件。
以創新為槳,以奮斗啟航。廣西中煙南寧卷煙廠卷包車間包裝維修組和其他堅守在生產一線、創新一線的產業工人一樣,在“時代之卷”上書寫了屬于勞動者的精彩故事,共同唱響了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包裝維修組骨干在進行設備攻關。(方茵?攝)
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2019年6月,全國首組國產ZB416A超高速細支卷煙包裝機正式“落戶”南寧卷煙廠卷包車間。
“首組”“超高速”“細支”,這三個詞的疊加,是考驗,更是突破。
這是國產煙機邁向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一步,包裝維修組下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投入到調試工作中。經過三個月的奮戰,ZB416A正式通過鑒定驗收,填補了國產超高速細支包裝設備的技術空白,對于國內煙機設備升級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不僅要吃下'第一只螃蟹',更要把接下來的'螃蟹'越吃越香!”組長徐雀說。
此后,車間陸續引進了3臺同型號設備,團隊先后攻克了24項技術重難點問題,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7項,調試速度相比第一組提高了3倍,4臺設備均實現了高效穩定運行,各項關鍵技術指標穩居行業前列。
包裝維修組對技術的探索與攻關從未止步。2022年,在南寧卷煙廠引進GDX6進口超高速包裝機的第七年,包裝維修組在吸收轉換國內外學習成果以后,耗時半個月完成該廠首次進口設備自主深度維修,結束了依賴國外技術團隊對進口設備深度維修的歷史,實現了煙機維修關鍵技術的自立自強。
同時,團隊大膽創新破解進口零部件設計缺陷,自主完成了部分零部件改造升級和加工,改良設計進口零備件37件,自主加工600余件,節約成本約80萬元,打破了進口煙機零部件必須完全依靠進口的技術壁壘。
著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我們趕上了發展的好時代,同時也肩負著新的發展使命。”青年骨干高春芳說道。高春芳的成長之路也體現了包裝維修組人才隊伍培養和前沿技術創新的方向。
為更好地形成人才聚集優勢,集中力量鉆研智能制造前沿技術,包裝維修組成立了信息化建設小組,致力于打造數字化轉型技術優勢。
這是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技術團隊,他們既“接地氣”——熟悉各機型設備、生產流程和員工需求,又“洋氣”——具備信息化專業知識并掌握西門子、倍福等自動控制技術和云計算、數據挖掘、視覺學習等互聯網技術。
信息化建設小組參與完成了企業CPS(信息物理系統)建設規劃、自主研發了15項“互聯網+生產”信息化系統,大幅提升了車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使企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效能顯著提升,降低了勞動強度,員工工作效率提升20%,南寧卷煙廠勞動生產率在全國近百家卷煙工廠中排名第二。2021年,南寧卷煙廠卷包車間被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為“廣西數字化車間”。2022年,南寧卷煙廠被評為“廣西智能工廠示范企業”。
建設行業技能人才高地
包裝維修組始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將平臺搭建和競賽練兵相結合,著力培養造就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2018年,以全國煙草技術能手、包裝維修組骨干鐘世樂領頭的“鐘世樂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這為技術工人的成長成才提供了一片沃土。
工作室充分發揮高精尖人才的領軍作用,由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廣西中煙勞動模范、廣西中煙技術能手、煙草行業高級考評員組成教學隊伍,開設“燈塔學院”夜校班,建立崗位能力素質模型,全面提升維修、操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完成煙草行業職業(崗位)標準、培訓教材、鑒定題庫開發5項,累計開展培訓264次,先后培養出工程師4名、技師4名、高級維修工25人、高級操作工89人。
鐘世樂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進行研討。(方茵?攝)
同時,包裝維修組以技能競賽為抓手,搭建人才培養和選拔平臺,積極組織團隊成員參與技能競賽,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
包裝維修組在各級技能競賽中共產生廣西青年崗位能手1名、南寧技術標兵3名、南寧青年崗位能手11名。團隊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020年獲評自治區“安康杯”先進集體、2021年獲評“廣西工人先鋒號”、2022年獲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全國二等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