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種了10畝沃柑,今年果樹全部進入豐產期,果子味道甜、產量高,收入過十萬元沒問題!”連日來,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鳳鳴鄉桂花村村民李萬銀心里一直喜滋滋的。
桂花村位于鳳鳴鄉北端,以丘陵山地為主。2013年,該村共有272戶87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51人。
一直以來,桂花村村民在不斷尋找脫貧致富的方法,可由于經驗不足、技術欠缺,沒有獲得成功。李萬銀在2012年借錢建了養豬場,由于疾病預防沒有做到位,30頭生豬染病死去。他不僅血本無歸,還欠下了7萬元的外債,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
“沒有專業人員給我們支招,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桂花村黨支部書記靳吉華表示。
轉機出現在2013年。這一年,雨城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成立精準扶貧工作小組,結對幫扶桂花村進行脫貧攻堅。
通過進村入戶、走訪調研,扶貧工作小組意識到,只有通過發展產業,以“造血”方式開展扶貧,才能幫助群眾徹底擺脫貧窮。“我們的第一任務就是幫助桂花村找到一條合適的產業發展道路。”扶貧工作小組組長梁樹軍表示。
扶貧工作小組在掌握桂花村基本情況后,積極聯系當地政府討論幫扶方案,委托四川農業大學對桂花村的氣候、土壤、日照等進行科學分析。最終,他們采納四川農業大學農學專家的意見,確定扶持桂花村貧困戶發展沃柑種植。
2013年10月26日,扶貧工作小組組織村干部和貧困戶代表召開座談會,商議桂花村的產業發展。“沃柑樹適應性強,能夠在肥水條件較差的山坡地上正常生長結果。桂花村多山地丘陵,日照適中、雨水豐沛,適合種植沃柑。”梁樹軍就沃柑產業發展講了近3個小時,“桂花村和名山區建山鄉的土地條件相似,那里種的沃柑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果農人均收入可達十萬元……”
有理有據的產業分析,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貧困戶代表一致同意發展沃柑種植。
為盡快落實項目和資金,確保沃柑產業早實施、早見效,扶貧工作小組制定了《桂花村扶持沃柑種植的實施方案》,并對資金預算、資金使用監督措施等內容作了詳細規定。
發展沃柑產業,大家都很贊成,但也有個別貧困戶信心不足,曾經養豬失敗的李萬銀心里就有些打鼓。然而一趟建山鄉的考察之行,堅定了他的信心。
“他們種植沃柑,一畝收益能達到1.6萬元,而且栽培容易、管理簡單。”考察結束后,李萬銀帶頭種起了沃柑。
2014年以來,雨城區局(分公司)先后捐贈資金25萬元用于幫扶桂花村貧困戶發展沃柑產業。2016年年底,規劃的250畝沃柑種植全部完成。2018年,桂花村有150畝沃柑結果;預計到2021年,250畝沃柑將全部進入豐產期,果農的人均收入將會大幅提升。
李萬銀作為首批幫扶對象,在雨城區局(分公司)扶貧工作小組的鼓勵與幫助下,2014年種了10畝沃柑,2017年沃柑掛果后,兩年已為他創收16萬元。他不僅還清了外債,還第一個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今年的沃柑掛果率高,我大概能比去年多賺2萬元。”和李萬銀一樣,貧困戶韓德貴也嘗到了沃柑種植的甜頭,如今的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煙草人為我們找到了發家致富的路子。現在,我們甜到了心窩里!”李萬銀高興地說道。
2018年,桂花村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7120元,雨城區局(分公司)精準幫扶的10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