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是國家煙草專賣局定點幫扶湖北省十堰市的第27個年頭。5月27日至31日,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扶貧》雜志、《中國煙草》雜志、《東方煙草報》等行業內外媒體及來自基層的通訊員代表共同組成的采訪團,對國家局定點幫扶工作進行專題采訪。采訪團深入大山,走近貧困戶,耳聞目睹了許多動人故事和感人瞬間。今天,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感受國煙扶貧27年的堅守、執著和奮斗。
山區不脫貧 扶貧不收兵
國家局對口幫扶湖北竹溪縣工作紀實
“風吹雨打不呀不停留,長長路上我默默地走”,這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外出務工人員的寫照。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們迫不得已離開故鄉外出打工。
如何讓竹溪山區的貧困戶盡可能用上先進的生產生活設施?如何讓大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多優質的教育?如何讓更多的貧困戶不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這些一直是國家煙草專賣局派駐竹溪縣扶貧的干部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國家局自2002年定點幫扶竹溪縣以來,先后實施以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持、整村推進、科技教育、生態改善為重點的“國煙扶貧工程”,通過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方式,一張藍圖繪到底,以不脫貧絕不收兵的決心,先后投入幫扶資金近2.1億元,幫助6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直接受益人口十余萬人。
黨建扶貧:足不出鄉享黨恩
為幫助竹溪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國家局積極探索“黨建+扶貧”模式,明確機關部門單位黨支部在定點扶貧地區范圍內分別確定1個貧困村作為對口幫扶單位,組織開展支部聯學聯建對口幫扶活動,實現支部互建、黨員互學、成果共享、共同提高,把黨的恩澤惠及千家萬戶。
走進天寶鄉蘭池村安置點,嶄新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林間,房屋側面的墻體上貼有“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鮮紅的宣傳標語。緊挨著安置點,建設有支部聯學聯建煙葉烘烤實習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北京的技術專家指導村民種煙、烤煙。
中國煙葉公司把蘭池村作為聯學聯建幫扶村,發揮業務專長,選派黨員干部到村研究扶貧工作,加強煙農生產技術指導以及煙農和煙技員隊伍培訓,并幫助該村改善黨群服務中心條件,同時投入幫扶資金9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發展茶葉加工產業。
“通過聯學聯建,村民有了技術,成立了煙農合作社,預計今年戶均能增收1.1萬元。今年在外打工的回來了3個。”蘭池村村支部書記董繼念說。
村民李堂貴聽到有記者來采訪,便熱情地邀請大家到他家做客。以前他在外務工,聽說煙草行業為村里配套完善了基礎設施,為脫貧致富帶來了新的產業發展機遇,便毅然選擇回家種煙。“今年種了38畝烤煙,煙苗長勢很好,收入不成問題。在家里種煙,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現在不想再出去了?!彼f。
在水坪鎮洛家河村,有一位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娃娃書記”的國煙扶貧干部,名叫張錚。一提到他,村民龍大余就打開了話匣子:“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前些年,大家覺得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張書記來了,這樣的狀況便有了變化?!?/p>
當時,張錚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通過深入走訪群眾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張錚及時對癥下藥,一方面把國家局開展組織生活的先進經驗帶到洛家河,帶頭履行“第一書記”職責,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另一方面挨家挨戶找老黨員聊天、與新黨員談心,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感染大家。
一段時間后,龍大余慢慢感受到了村兩委的變化,開始按時參加村黨組織生活,積極為全村脫貧出列建言獻策。通過加強基層黨建,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的堡壘,洛家河村形成以村兩委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共同脫貧致富的新局面。
教育扶貧:足不出校見名師
對于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教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竹溪縣有161所中小學,在校學生31991人,教育投入歷史欠賬多,教育基礎設施薄弱,教師數量不足,導致美術、音樂、英語等學科開不齊、開不好。為此,國家局決心“大力扶植教育事業,幫助竹溪縣打造一支永不撤離的扶貧生力軍”。
5月28日上午11時,在竹溪縣思源實驗學校直播間,一堂由竹溪縣知名教師主講的美術課正在全縣8個鄉鎮97個班級“同步直播”。這是國家局投入幫扶資金200萬元支持的雙師教育項目,采用“線上名師直播授課+線下教師實時輔導”的雙師教學新模式,于2018年秋季學期建成使用,實現北京名師、竹溪名師同臺獻課,讓竹溪山區的孩子足不出校也有名師教。
說起雙師教育,思源實驗學校的“雙師名師”劉佳感受很深:“雙師教育有效緩解了師資力量的不足,我一個人上課就可以教全縣的小朋友。這個項目可以讓偏遠山區孩子學到音樂、美術、英語等學科,實現優秀教師和優質課程資源平衡共享。”今年,國家局將進一步援建雙師教育項目,計劃建設4個直播間、新增145所小學174個班級,擴大雙師教學覆蓋面,實現全縣鄉鎮教學點全覆蓋。
而在竹溪一中,學生們通過學校天文臺則可以看得更廣更遠。天文臺項目是國家局教育扶貧項目的又一個亮點。有了天文臺,學生們足不出校也能親身體驗太空實景,激發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對探索創新精神的培養有著積極意義。
此外,國家局還先后投入250萬元援建竹溪二中運動場和食堂項目,捐贈216萬元在竹溪一中成立“新長城自強班”項目,幫助學生們長得更壯、學得更多。
產業扶貧:足不出村奔小康
國家局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主要依托和根本措施,堅持產業進村、扶持到戶,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政策+資源”,將行業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
堅持頂層設計。國家局依托煙葉產業,用好計劃資源,制定《竹溪縣國煙定點扶貧專項規劃2018~2020》和《竹溪縣煙葉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加強竹溪縣煙葉產業扶持,由規劃引導項目、由項目引導資金、由資金引導責任,把事情辦到點子上、把錢用到刀刃上,精準幫扶竹溪縣脫貧。
匯集行業智慧。2018年8月,國家局組織召開竹山縣、竹溪縣“金神農”煙葉產銷銜接會,加大煙草工商企業在穩控規模、提升質量等方面對竹溪縣煙草產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提高煙葉生產水平和質量,努力提升工業可用性,確保煙葉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2018年,竹溪縣收購煙葉3.89萬擔,實現煙農收入5527.37萬元,643戶煙農戶均收入9.49萬元,同比增加4.19萬元。
“平臺+市場”,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竹溪縣既是農特產品資源大縣,也是貧困山區經濟小縣,因此,國家局創新扶貧思路,立足山區特色資源,建立扶貧電商平臺,開設“國煙扶貧商品專場”,促使國煙扶貧農特產品進終端、上市場、通網絡,打通山區農產品供應城市市場的銷售渠道。
建設洛家河國煙扶貧綜合示范區。著力提升農產品供應水平和質量,在示范區內適度擴大規模,科學引進品種,加強技術管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著力培育茶葉、煙葉、食用菌等無公害有機農產業,突出地域特色,做大做強產業品牌。
打造國煙扶貧產業園。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伸產業鏈,實現錯峰銷售、均衡上市,拉長價值鏈和就業鏈,促進減損增收和就業增收,助推脫貧攻堅?!敖鹑~情陽光行”微信公眾號與“陽光購”微商城2018年正式上線運行,累計實現訂單88筆,實現銷售收入360萬元,產品多來自國家局定點扶貧地區。2018年9月,國家局在十堰市召開定點扶貧地區農特產品產銷銜接會,推動竹溪縣農特產品銷售,進一步拓展了山區農產品銷售渠道。截至2019年春節,煙草行業各級工會、食堂采購竹溪農產品逾千萬元,有力推動了竹溪縣農特產品的產業化發展,助推竹溪縣脫貧攻堅工作扎實開展。
讓村民在家門口打工。在兵營鎮登高村山中旺有機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十多個村民正在地里勞作,他們都是登高村的村民。村民們把土地以400元/畝的價格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以每天80元至100元的工資聘請他們到合作社打工。山中旺合作社負責人王偉介紹:“國家局捐款20萬元建設登高村蔬菜加工項目,我們吸納貧困戶種植黃花菜,預計帶動貧困戶254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p>
如今,隨著國家局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竹溪縣脫貧致富已步入快車道,貧困山區“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的狀況已有明顯改變。
助學竹溪十一載 寒門不苦終有成
國家局助湖北竹溪縣解決因學致貧問題工作紀實
煙草行業出資援建的竹溪一中天文臺項目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對探索創新精神的培養有著積極意義。圖為學生湯欣鈺在使用天文望遠鏡觀看天體。特約通訊員 王炳會攝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了讓湖北省竹溪縣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自2008年起,國家煙草專賣局將目光聚焦教育扶貧,從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資源開發、精神扶貧等方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