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飄香農民富、砥礪奮進鑄品牌”。近年來,云南曲靖師宗縣以“打造卓越煙區,創造一流企業”為發展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地方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財政增長、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打造特色煙區成就特色品質
師宗地理環境優越,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師宗成為典型清香型煙葉的核心產區。
師宗縣注重煙葉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堅持走“生態、安全、優質、特色”煙葉發展之路。立足師宗生態環境資源,積極開拓創新,深入推進核心煙區規劃,圍繞工業品牌原料需求和氣候、土壤、煙農隊伍三個條件,促進煙葉種植向煙葉質量好、生態條件優、市場需求旺的煙區轉移。全縣規劃核心煙區125片、17.079萬畝,為提升煙葉質量夯實了基礎。職業煙農培育穩步推進,開展差異化扶持,實行“線上+線下”培訓模式,每年培育職業煙農500余戶,累計培育職業煙農2000余戶。
強化品牌,持續融入品牌創建。融入曲靖市全國烤煙種植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從市場需要什么煙葉就生產什么煙葉的實際出發,通過篩選培育適宜緊缺煙葉品種,完善提升品牌標準體系,推進品牌共同培育,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做精做優師宗煙葉品牌。
2018年,接受國家局、省局收購檢查合格率85.7%,省外工商交接等級合格率達88.67%,超出全市平均2.67個百分點。上等煙比例74.03%,均價30.55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85元,位居全市第一名。
如今,煙葉已成為師宗一張靚麗的名片,先后成為全國10余家中煙卷煙企業原料供應基地和替代進口原料基地。
生態生物防治實現綠色發展
師宗縣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以提高煙葉安全性為切入點,加強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應用,著力構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重點、以物理防治為輔助、以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煙草綠色防控體系,在積極探索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煙葉安全性途徑的基礎上,推廣煙蚜繭蜂防治技術。按照種植區劃、氣候條件、病蟲害發生動態進行融合分析、合理規劃布局,建立了覆蓋16萬畝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示范區的20個測報點,配備測報人員40名,通過各種生物、物理、化學防治手段的有機結合,科學組裝,全縣安排煙蚜繭蜂防治煙蚜16萬畝,農藥使用量降低40%以上,病蟲害相對防治效果達到85%左右,推廣應用生物質能源烘烤設備117臺套,年殘膜治理面積達16萬畝,回收殘膜2068噸,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藥袋、農藥瓶)達136.26萬個,生物綜合防治技術實現了植煙地塊100%全覆蓋,藍板、太陽能滅蟲燈等物理防治推廣面積達3萬畝,綠色清潔生產成效顯著,在引領全縣農業綠色生產發展上作用突出,有效減低了農戶投入,提升了煙葉的安全性。
助力脫貧攻堅破解發展難題
師宗縣龍慶鄉龍慶村建檔立卡戶陳曉明高興的說:全家6口人,烤煙收入3萬多元,其他種植養殖打零工收入2萬元收入逐年增加。師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掛鉤的龍慶鄉龍慶建檔立卡戶僅烤煙就實現戶均收入28750元。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充分發揮行業扶貧在脫貧攻堅生力軍作用。煙草產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思路中“30%的貧困戶以烤煙等傳統產業為支撐脫貧”的關鍵一環,堅持收購計劃、煙基設施、科技扶持“三傾斜”政策,全縣26156戶栽煙農戶中,有389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占栽煙總戶數的14.88%,栽煙建檔立卡貧困戶種煙總收入達9855萬元,大大加快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步伐;對于今年種植面積減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40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貼,減少面積2140.7畝,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498戶,共計補貼金額85.628萬元;建檔立卡貧困煙農10元/畝的煙葉種植保險自繳保費,由煙草公司和承保保險公司承擔,幫助貧困煙農率先脫貧;依托煙農專業合作社平臺,在做精烤煙主業的基礎上,多種經營蓬勃發展,煙農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脫貧攻堅生力軍作用突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