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州煙草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全縣4.64萬畝種植面積、12.52萬擔收購計劃和1萬畝、3萬擔“2260”高端特色煙葉開發工程的任務目標,抓實煙葉生產各個工作環節,助農增收。
成效顯。2019年,全縣共收購煙葉12.52萬擔(其中:“2260”高端特色紅大煙葉3萬擔),占計劃的100%,上等煙比例達63.98%,同比增加3.44個百分點,均價32.05元/公斤,同比增加0.04元/公斤,實現煙農收入2.0063億元,畝均收入4323.90元,同比增加4.25元/畝,戶均收入38686.74元,實現煙葉稅收4413.85萬元。
固脫貧。充分認識煙草產業發展對全縣經濟和農村、農民經濟增收的重要性,緊緊圍繞烤煙生產工作主業,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烤煙生產與脫貧攻堅的結合點,以精準化入手,確保穩定增加貧困群眾種煙收入,持續鞏固脫貧成果。2019年,全縣67個村委會481個組14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烤煙11272畝,收購煙葉30361.7擔,實現收入48425212.32元,均價31.90元/公斤,畝均收入4296.06元,戶均收入34344.12元。“煙草公司鼓勵引導我們種植烤煙,并從種植、管護到烘烤,都有技術人員專門指導。”溫泉村黨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連如虎說。“今年的煙葉收購均價在每公斤31余元,有力助農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南澗縣無量山煙農綜合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家貴說。同時,致力于“挪窮窩、變窮貌、換窮業、拔窮根、摘窮帽”,在順利完成掛包村貧困戶脫貧幫扶任務和整縣脫貧摘帽后,又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借助全國煙農增收現場會在大理召開的機遇,積極引導合作社采取“以煙為主、多元經營”的模式,以茶葉品牌開發、生物質生產、大棚豌豆種植等項目有效帶動煙農增收,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抓示范。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生態、技術四大優勢,“2260”高端特色煙葉生產惠澤煙農。據悉,2019年全縣完成3萬擔“2260”高端特色煙葉收購任務,實現煙農收入4834.28萬元,同比增加2.44萬元,收購均價32.29元/公斤,較常規高0.24元,畝均4834.29元,較常規高510.39元,戶均收入38767.32元,較常規高80.58元,確保煙農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措施實。一是優化煙區布局規劃。全縣按照省州安排部署,重新梳理、劃定基本煙田11.57萬畝,覆蓋種煙8個鄉鎮71個村委會,集中連片286片,為穩定核心煙區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二是強化計劃指標管控。結合全縣“南煙北移”的布局規劃,加速煙區從不適宜區向適宜區轉移,并將“2260”項目從小灣、碧溪、樂秋3個鄉鎮調整到南澗、寶華2個鄉鎮,并精選1萬畝核心煙區布局“2260”項目,將有限的計劃指標發揮出最大效益。三是全力抓好抗旱保生產。面對全縣降雨偏少,氣溫極度偏高的特殊氣候嚴峻形勢,州公司及時分三批下達抗旱資金250萬元,并下派抗旱工作組進駐南澗,有力支持了全縣抗旱保生產取得成效,為今年煙葉收購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強化骨干技術措施落實。圍繞補齊生產短板的要求,狠抓農肥堆捂、節令移栽、平衡施肥、封頂留葉等骨干技術措施落實,省工降本成效明顯。五是強化煙葉收購管理。緊緊圍繞“總量必須完成、質量明顯提升”的要求,加強與對口工業企業的協同,全面推進生產、烘烤和收購三支隊伍協同作戰,強化對大田保量、烘烤提質關鍵環節的指導,遵照收購流程,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收購管理,確保12.52萬擔計劃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