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國慶期間,我抽空看了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1982年創作的軍事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及由著名導演謝晉1985年改編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通過閱讀小說及觀看電影,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高山下的花環》中的眾多人物的典型事跡深深的吸引了我,催我自新,使我明辨是非,找準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增強了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堅強決心。
作為一個基層縣局的安全管理員,由于職業的習慣,《高山下的花環》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戰士“小北京”所遇到的“臭彈”事件,兩發在1974年“批林批孔”期間所生產的“臭彈”斷送了一個軍事素質過硬、綜合能力強的優秀戰士。為什么會有“臭彈”呢?在連長梁三喜的責問中,彈藥手是這樣回答的:“批林批孔年月里生產出來的東西,還能有什么好玩藝!那陣兒,到處都在停工停產搞批判,軍工企業的工人也都不上班了……”據戰后統計,在整個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期間,我軍有500多名干部戰士被自己所生產的劣質武器及彈藥所誤傷,造成不應有的非戰斗減員。
作為煙草企業,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做到預防和減少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不規范年代所造成的企業由于質量安全事故造成的虧損現象。目前,正值烤煙收購的關鍵環節,我縣在今年的煙葉專分散收購過程中,已陸續出現了幾起因煙葉收購把關不嚴造成煙葉調運二次驗級中降級的質量事故,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全縣16條散葉收購線大都沒有出現煙葉降級所產生的質量事故,反而是收購量相對較小的收購線出現了質量事故?我個人從安全管理的角度認為:一是由于個別中心站在煙葉收購過程中在制度建設上流于形式,沒有將質量要求的管理理論“深植”于員工的思想,導致其思想意識混亂,工作上隨意性強;二是個別收購線負責人的工作責任心不強,礙于情面不敢大膽的管理,導致其他員工的質量意識淡薄,沒有主動的協助收購線負責人承擔應有的質量管理責任;三是個別收購線負責人由于過分考慮專分散收人員的經濟效益,擔心專分散收人員因收購量少,導致工資收入少,從而造成人員流失,擔心煙葉收購時間延遲所致。筆者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在于端正思想態度,從找準專分散收人員的來源上下功夫,盡量從熟悉煙葉生產的煙農中尋找專分散收人員。從而解決因不掌握煙葉生產部位、不熟悉煙葉的身份顏色造成分級進度緩慢的問題。另外在分級組長及其他管理崗位的人員選擇上要盡量避免選擇職工家屬或親戚,免得外界人士議論這些事關煙草行業發展的敏感問題,盡量選擇一些責任心強、有一定管理能力、熟悉烤煙生產的村組干部,負責把好煙葉分級質量的一、二道關,這樣就能很好的減少煙葉降級質量損失。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