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我小的時候,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種烤煙,是種煙的收入供我讀完了高中,上完了大學。考上大學后,就暗暗發誓,在畢業后,自己一定要回到大山,用自己的努力為山里面的百姓做點什么。畢業后,毅然決然的報考了煙草公司。在這里工作的半年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遇到了一條“路”,一條將“貧瘠地”變“金銀田”的路。
貴州環境惡劣,大部分煙區海拔600~1000米,地形崎嶇,坡度較大,土層較薄,不易積水,自然環境非常惡劣。我是91年出生的,一個標準的90后,回想起那個時候的大山,崎嶇的小路,九里十三彎,一路泥濘,荒草叢生。種煙的肥料要一袋一袋的背上山,采摘的煙葉要一擔一擔的挑回家,父母更是起早貪黑,天不見亮就上山,月亮升起人未還,泥巴裹滿了他們的褲腿,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背,幾多艱辛,我至今難以忘懷!
2010年—2015年銅仁思南煙草投入3250.506萬元實施煙基煙路工程,全縣煙基路達149條,新建道路232.779公里,受益面積106934畝,“煙草扶貧模式”破解了山區農業生產分散、基礎設施差、規模效益差的發展瓶頸。如今,一條條寬闊平整的道路沿著山間、沿著土地蜿蜒曲直的交錯著,它們通往種煙的每一塊土地,通往每一個煙農的家里,它的名字就叫“煙基路”。就是這條煙路,方便了煙農,肥料可以直接運送到田間地頭,采摘的煙葉也不再需要煙農自己一擔一擔地挑回家,每到煙葉采摘的時候,煙基路上滿是載著煙葉的貨車,記得有一回遇到一位煙農,我隨口問了一句,老伯去哪里啊?“去致富的路上”,老伯的笑容在余暉中幾多燦爛!就是這條煙路方便了煙農不用那么幸苦了!
黨的事業是薪火相傳的。我們煙草行業用行動踐行兩個利益至上,真正將脫貧攻艱的精神,記于心里,落到實處,我們堅持一點一點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用久久為功,綿綿之力,常抓不懈,一直在幫助煙農脫貧致富的路上,從未間斷。
煙區路通了,行業接著又把水的問題解決了,育苗工場、新型烤房也建起來了,種煙成本降了,質量、產量都提升了,煙農笑了。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加大科技興煙力度,煙葉生產實現數量規模與質量效益并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色產業”。2016年實現煙農收入8418.19萬元,創稅收1818.33萬元。
這條路就是我們煙草人與煙農心連心的致富路!這條路就是我們煙草人加強煙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煙區生產生活條件的一個真實寫照!這就是我們銅仁思南煙草黨群干部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真抓實干、踐行脫貧攻堅的獻禮!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