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某航空公司空姐被奸殺一案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網友們的評論也很多,觀點也各有不同。不管如何,悲劇已經發生,人死了不能復活這是客觀規律。一個21歲的空姐,如花似玉的年齡就如此凋零了,令人無比的心痛呀!痛心又有何用?唯有從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筆者以為空姐的安全意識不夠強,自我保護能力差。深夜遇到順風車司劉某華機企圖對自己不軌,沒能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判斷,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即將面臨危險。通過空姐生前用微信與同事聊天的記錄中可以推斷:嫌疑人劉某華說空姐長得很漂亮,想親她。如果空姐自我保護意識強點,就會本能地覺察到情況不妙了,進而思考對策。
通過此案,該航空公司員工自我保護的安全培訓也可能欠缺。如果航空公司對類似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訓多些,也許空姐的安全意識也會強些。剛從大學畢業出來工作沒多久的空姐是否經過了上崗前的安全教育培訓?都待確認。如果航空公司沒有組織培訓,那航空公司責任難逃。
安全意識的增強,不是一兩天能夠突然實現的,需要經過系統的灌輸教育培訓。筆者過馬路必須走斑馬線,這種好習慣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慢慢養成的。但同樣是過斑馬線,我經常看到不少人不以為然。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根本不看前面是否有來車。這就是安全意識不強帶來的問題。萬一運氣差些,前面司機邊打電話邊開車,一不小心撞過來了,行人就是走在斑馬線上也難免受傷。責任是對方的,傷害的還是自己。
當然,安全意識也是一個大的范疇。空姐假如知道了嫌疑人要侵犯自己了,但當時情形又無法逃生。是否可以思考其它的方式來保命呢?比如,用主動加對方微信等手段以達到緩兵之計的目的。不要激怒對方也許生命就保住了。很顯然,嫌疑人在空姐身上砍了幾十刀是被激怒了的,且是徹底失去理智及人性了的。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保住生命再說,悲劇也許能避免。
在企業里,員工的安全意識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訓激勵等逐步養成。員工自我保護意識強了,企業安全事故就會得到有效的遏制。員工較好安全意識的形成,也是企業安全文化落地的最終體現。主動自我保護與被動自我保護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我們要主動去保護自己,而不該等待別人來保護我們。如此,我們的人身安全系數就會相對高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