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期,看到這樣二則新聞:
一是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車洪才用36年之光陰編撰出了一部250萬字的《普什圖語漢語詞典》。普什圖語是阿富汗的官方語言之一,我國掌握這門語言的不到百人。編纂這本字典,最初是完成國家培養非通用語種人才的任務。后來有關部門把這件事都忘記了,車教授卻在沒有一分錢稿費的情況下自己墊錢堅持把字典編完,用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不懈堅守實現了年輕時立下的“奮少壯之勇力,攫智庫之珍奇,建豐偉之功,立不滅之績,完終身之夙愿,盡人世之大義”的自勉和追求。
另一則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華為成功的解答。1987年,年滿43歲的任正非和5個同伴集資2.1萬元成立華為公司,利用兩臺萬用表加一臺示波器,在深圳的一個“爛棚棚”里起家創業。28年后,華為公司由默默無聞的小作坊成長為通信領域的全球領導者:2015年營收395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369億元,增速均達30%以上。面對新華社記者“華為的成功密碼和基因”的提問,任正非的回答是堅持只做一件事,即始終對準信息通信領域這個“城墻口”沖鋒,幾十人的時候如此進攻,現在17萬人還是這樣沖鋒。
二則新聞,無論是車教授的“一生一本詞典”的故事也好,還是任正非的“一生攻陷一道‘城墻口’”的成功也罷,雖然內容各異,但給人的深入思考和有益的啟示啟迪卻是一樣的,那就是事業的成功、理想的實現、夢想的成真,都需要你那份“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專心專注與堅持堅守。
或許有人會說,在價值多元、選擇多樣和追求多變的當今時代,為每個人理想的實現、才華的施展、事業的成功提供了廣闊舞臺、無限可能和諸多機會,人們的選擇也應當多元多樣多變的,沒必要“從一而終”,在“一棵樹上吊死”。是的,我們應當為生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而深感慶幸。因為這樣一個時代,為我們大膽地嘗試、選擇、試錯從而更準確和正確地找到和確立自己的努力方向提供了機會和可能。但我們應當明白、懂得和珍惜的是,這種嘗試、選擇、試錯與人生只做一件事的信念和追求并不矛盾。前期的嘗試、選擇與試錯只是為了找到“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正確方向所做的鋪墊和前奏,而不是為你的失敗所找到的借口與理由。在找準正確的人生追求方向之后,那就需要你拿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專注、堅持、毅力與奮斗了。否則的話,命運之神也難以垂青于你,成功的鮮花也難以在你面前悄然綻放。正如人們所熟知的那幅“挖井”的漫畫所給人的啟迪一樣,如果你總在不同的地方挖井,永遠都不可能挖出一口出水的井;如若你在選擇了幾個挖井的地方之后,找到了你認為有水的地方,也就是所謂你的努力方向,然后拿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專注與努力,那你在不久的將來定為挖出一口源源不斷出水的活井來。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層之臺,起于壘土;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所有的成功,都源于那種“板凳要做十年冷”的堅守與“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執著;所有的失敗,都源自那種“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浮躁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懈怠。
探尋古今中外、歷朝歷代那些事業成功者的背后原因和秘訣,其實答案和道理都是簡單而明了的,那就是朝著你認準了的方向不停地追尋、前行與跋涉,雖歷經千難萬險,只要不懈怠、不停頓、不放棄,“風雨之后見彩虹”的那一天遲早都會到來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