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4年,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應用技術作為烤煙生產主推技術之一,貴州省畢節市高原煙海管理區黑石科技園承擔了17萬畝推廣面積煙蚜繭蜂的繁育工作。技術員們頂著壓力,充分汲取2013年的放蜂防治經驗,就該項技術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并取得初步進展。
強化培訓,打造一支專業技術隊伍。要完成17萬畝的放蜂防治任務,就要有一支精良的技術隊伍,這樣的一支隊伍起著把技術帶動煙農、輻射到各個基地單元的重要作用。2013年底,高原煙海管理區派相關人員到云南省玉溪市馬橋基地培訓,并借鑒云南省該項技術經驗,改進2014年煙蚜繭蜂防治推廣技術。今年2月,畢節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黔西縣組織培訓,高原煙海管理區15名技術人員參加學習。3月,我區將繼續組織各基地單元生產技術員學習煙蚜、煙蚜繭蜂擴繁技術流程,指定具體負責人員到各基地單元開展煙農培訓,發揮煙農主體作用。
加強交流,量身定制威寧的技術。針對威寧氣候特點,結合烤煙在冬季難生長的問題,黑石科技園在2013年底嘗試用蘿卜做為煙蚜繭蜂冬季保種的寄主植株,并取得初步進展。在寒冷的冬季,雖然保溫室還沒有修建起來,但繁蜂棚內的蘿卜葉上仍有少量煙蚜,棚內可見煙蚜繭蜂成蜂,對煙蚜繭蜂冬季保種寄主植株的選擇和培育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2月20日,畢節市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喻會平副主任、西南林業大學吳偉教授、高原煙海管理區相關領導一行來到高原煙海管理區黑石科技園參觀,就威寧煙蚜繭蜂防治煙蚜項目實施、技術改進作交流。高原煙海管理區鄭登峰副主任表示,威寧的技術是有別于云南省,有別于其他縣市,符合威寧實際的一套技術路子。
改進利用,省工省力省時。2014年,全區采用“成株保育+漂浮苗規模化繁蜂”方法開展繁蜂工作。兩種方法的結合,一方面利用了成株繁蚜周期長、載蚜量高的特點,使得漂浮苗繁蜂時接蚜更便于操作,一方面利用了漂浮苗繁蜂周期短的優勢,利用了大田移栽與繁蜂時間的對接。
為了重復利用育苗大棚設施,高原煙海管理區提出對育苗大棚進行改造后罩網繁蜂的想法,這樣一來不僅省工省時,還更容易操作。4月中旬大田移栽后育苗大棚空閑,利用種蚜、種蜂擴繁與規模化繁蜂的時間差,剛好可以利用原有的育苗大棚設施,從而避免了新建大棚,省下了一大筆費用。
2014年,是高原煙海管理區利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的推廣的第二年,我們將不斷創新,摸索一條“綠色煙草、生態煙草“之路,充分彰顯高原煙海的清甜香特色。
注:2012年威寧縣、赫章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合并后稱高原煙海管理區。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