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三、煙葉生產發展的出路和對策有哪些?
我國煙葉生產要以滿足中國卷煙工業需求為導向,要始終把握卷煙產品發展的需求趨勢,牢固樹立以創新求發展的思想理念,充分利用不同煙區不同的生態、技術、區位優勢,靠質量競爭,靠管理做大,靠科技做強,走質量規模效益型發展之路。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狠抓煙葉生產發展之路、
(1)走產業化發展道路。煙葉產業化就是以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企業化和社會化為特征的縱向合作化經營。它以煙草企業牽頭、煙農與基層組織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市場牽動龍頭、帶基地、連農戶的形式,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從區域規劃和布局入手,制定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引導土地資源的流動和集中,取締地方保護主義和層層關卡,在提高煙葉質量上做文章,向千家萬戶煙農中抓落實。
(2)發揮煙葉基地優勢。煙葉質量最終要靠卷煙產品來體現,只有擁有了滿足市場需要的卷煙產品,才能擁有滿足市場需要的煙葉質量。必須遵循“市場→卷煙→煙葉”的基本經濟規律,切實解決卷煙企業介入煙葉生產不到位的問題。從共同利益出發,以創名牌、出品牌為目的,研究市場需求趨勢,以工商企業和煙農三方聯辦基地或組織承包農戶土地使用權的方式,進行煙葉產業化市場開發,通過扶持等方式加大對生產的投入,形成規模種植,落實技術措施,提高生產水平。
(3)發展專業戶種植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家庭為單位,把種煙作為家庭主要經營項目。著力培養規模生產煙葉的種植戶。同時,要創新現行的生產方式,組織發展育苗專業戶、種植專業戶、烘烤專業戶,讓煙農分別從事商品化育苗、專業化種植、集中式烘烤,以解決種植分散、技術推廣困難、效益低而不穩、風險較大的問題。
(4)依托科技進步力量。提高煙葉工作隊伍技術素質。涉及到領導技術決策素質、技術人員素質和廣大煙農素質。能否實施科教興煙,關鍵在領導。要搞好科教興煙的規劃,確定科教興煙的政策和措施,激發科教興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科教興煙的良好氛圍,健全技術普及推廣的指揮體系。抓好技術成果普及推廣的主要指標。只有用科學技術武裝煙農,才能從根本上落實科教興煙。
(5)加強煙葉生產科學研究。植煙土壤改良、煙草品種選育和合理布局、病蟲害生物防治等科研工作滯后,制約了我國煙草由大變強。因此,煙葉科研既要著眼于基礎理論的研究,更要著眼于解決現實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確立煙葉質量系統跟蹤檢測體系,重點明確品種、大農業生產、生態條件、技術措施和質量觀念與煙葉質量相關關系,掌握煙葉質量現狀及變化動態,確定改善、提高煙葉質量的目標、技術和工作對策。要強化現有煙草科研院(所)的組織與管理,建成集科研、技術引進、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為一體的煙草經濟技術實體,使之成為推動我國“兩煙”發展,迎接國際競爭的主要技術力量。
(6)建立規范有效的生產經營機制。建立新的投入機制。投入是硬舉措,面對一些煙區投入嚴重不足,而導致生產水平下滑、質量難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弱化、效益低而不穩的被動局面,保證投入到位,是落實技術措施的必要條件。按照誰受益誰投入的原則,煙草部門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建立以煙農為主體、企業和政府聯合投入的新機制。集約化育苗、煙肥配套、煙炕配套和統一植保等技術應用的物化補貼,并將投入辦法與煙農上年度交售的上中等煙葉掛鉤,引導煙農落實技術措施、提高生產水平,多生產適銷對路的煙葉;同時,也有利于執行產購合同制度,按照訂單生產方式,規范生產收購行為,實現“控得住、穩得住”的發展目標。通過明確投入責任、量化投入數量、規范投入行為、嚴肅投入紀律、用好投入資金,來保證煙葉生產的投入產出最大化,增強煙區發展的活力。
總之,對基層的煙草公司而言,抓住煙葉利益的銜接點是工作的中心。煙葉生產各方利益的銜接點是:提高質量、穩定發展、優化布局、增加效益。因此煙草公司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夯實煙葉生產基礎、規范收購行為的工作上,解決生產與收購相脫節的問題。通過正確的收購導向,引導煙農提高生產水平;通過創新管理制度,大力推行煙農戶籍化管理,建立健全農民種煙戶籍化管理檔案,促進千家萬戶煙農和基層廣大干部職工與生產技術、煙葉市場的接軌;通過戶籍化管理,明確目標、責任到人、狠抓落實,使煙葉市場經營管理工作達到新的水平。同時煙農作為煙葉生產工作的基點,可以通過“公司+農戶”的生產管理形式,建立群眾性的“煙農協會”或“生產合作社”,把千家萬戶零星分散種植和經營的煙農組織起來,加強煙農同政府和煙草部門之間的聯系和溝通。這樣,一方面可以收集、傳遞煙葉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交流推廣煙葉生產技術,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煙農的心聲,維護煙農利益,促進生產穩定發展。
?
??? 相關鏈接:關于煙葉生產工作的幾個問題和對策(上)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