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作為一個吸煙三十幾年的老煙民,跟無數個賣煙的打過交道,但有兩個卷煙零售戶讓我印象深刻,在記憶中揮之不去。
1997年,作為課題組成員,我們對全國卷煙市場進行調研。第一站,我們走訪沈陽市場,那已是10月底,東北的天氣已經很冷了,走在大街上,瑟瑟的寒風吹得我們直打哆嗦。在一個街角,我們看到一位老人,面前支著一個簡易的木制的煙攤,上面擺放十幾種卷煙。我們走過去,簡單地問了一下什么煙好賣,大家都接受什么樣的價位。具體是什么樣的回答早已忘記了,但接下來的對話卻始終在我的腦海里。
問:大爺,您今年高壽了?
答:我今年70了。
問:那您為什么還要出來擺攤呀?
答:兒子、兒媳婦下崗,要補貼他們呀!
問:您沒有退休工資嗎?
答:有啊,但不經常發,單位效益不好,這不十一,才給發了一個月的退休工資,問過領導,差的前幾個月的工資呢?領導說,給你一個月的就行了,不帶找后賬的!(老人用軍大衣的袖子,擦了擦凍出來的鼻涕)
問:那您為什么不干點別的?非要大冷天出來賣煙呀?
答:歲數大,體力也不行了,好歹賣煙收入能穩定點。
老人的話讓我們每個人聽了都很心酸,都紛紛掏出錢來,買了老人很多煙。
11月中旬,我們來到順德。廣東的天氣依然很熱,這里的經濟水平在全國都是中等偏上的。在一個很大的批發市場門前,我們見到了一個比較大的煙店的老板。
問:您這里什么煙好賣呀?
答:高檔的,8塊以上的,外煙也好賣,萬寶路啊,三五啊。(1997年的卷煙價格,廣二廠出的軟包雙喜是4塊5,地產煙威龍的價格在2塊5左右,萬寶路、三五在8到10塊之間)
問:好煙這么好賣,那老板您豈不發大財了?
答:哪里呀,不是我想進好煙就酒給我進的了,你要一條高檔煙,要搭三條低檔煙,這里的人都好面子,搭那么多低檔煙怎么賣的出去啦?
問:您平時抽什么煙呀?
答:我煙癮大,平常是一包卷煙,兩包水煙絲。
問:有卷煙了,為什么還要抽煙絲呀?
答:抽不起啦,就是卷煙,你看我左右兜里都各放一包,這個兜里放的是萬寶路,是給客人抽的,你看這個兜,是雙喜,我自己抽的啦。
一北一南的兩個零售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時候的零售經營生意是真不好做。一個跟東北經濟大環境有關,另一個則反映出當時煙草市場的混亂與不規范。
從1997年到2016年,20年間,國家出臺了各種政策來振興東北經濟,東三省的經濟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當然還需要更好一些)。經濟的提振讓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也刺激了卷煙的銷量。
這20年來,煙草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業經歷了從坐商到行商、從建網管網到用網、從城鄉大配送到現代物流。可以這樣說,行業的每一次蛻變或華麗轉身,永遠是圍繞一個中心議題——零售客戶。不再是我給你什么你賣什么,訂煙更加方便,市場更加規范,服務更加貼心,煙草行業為500萬個零售戶提供的服務越來越人性化了。而國家、行業所做的這些努力,從微觀來看,正是不讓上面的兩個零售戶的窘境再重演。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