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精益煙草》報道 自行業2013年推廣精益管理以來,云南中煙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玉溪卷煙廠緊緊圍繞行業總體部署,全面深入推進精益管理,以管理創新為驅動,以精益改善為突破,摸索出切合自身實際的精益管理推進模式,形成了玉溪卷煙廠自有的精益路徑,實現了體系系統性和指標先進性的雙提升,各項指標水平提升明顯,多種精益改善成果不斷涌現,2015年被國家煙草專賣局授予煙草行業“精益十佳”標兵單位稱號。
玉溪卷煙廠通過近幾年對精益管理的實踐,不斷總結提煉,也曾從不同的維度對精益管理進行過探討,而這些探討主要集中在對某個階段、一定范圍的討論。時至今日,精益管理在工廠廣大干部職工中已經耳熟能詳,精益的思想和工具已被廣泛運用。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更需要對工廠的精益管理工作進行再提煉、再認識,這也是玉溪卷煙廠管理、制造升級的必要途徑。
玉溪卷煙廠嘗試著結合工廠的實踐與思考,從精益管理的“理念和定位、系統和結構、運用和方法”等三個維度進行討論,簡而言之,即精益管理的“道、體、術”,站在新的視角,對精益管理進行再認識。
道:精益是什么
精益管理是工廠實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手段。對行業面臨的“三個大幅下滑、兩個居高不下”的嚴峻形勢,深入分析本質,當前主要是市場消費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系統供需矛盾突出,供需失衡較為嚴重。應對供需失衡,最有效、最現實的選擇就是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卷煙工廠來說,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銷售訂單調整頻繁,多規格、小批次生產和新品上機試驗增多、生產時限緊等。因此,工廠必須深化精益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要素資源配置使用效率,進一步快速響應市場,提升供給能力。
精益管理是工廠降本增效的內功。“管理就是生產力、節約就是競爭力”,實現降本增效的途徑,從投入產出角度就是不斷擴大分子、縮小分母。這需要精益管理工作更加深入、更加務實,踐行“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嚴控費用、提高效益”的精益理念,推行價值鏈成本管理,從整體與全局視角對生產全流程進行全方位的精益管理,增強系統成本控制,既抓住關鍵環節,又實施全員降本,各環節精打細算、錙銖必較,最大限度地降低各項成本費用支出。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持續改善。精益管理能夠帶給企業巨大的效益,對于制造企業而言就是要達到:庫存大幅降低,生產周期縮短,質量不斷提高,各種資源(能源、空間、材料、人力)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種浪費減少、生產成本下降,企業利潤增加。然而,不少企業往往在實施過程中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可以看到,不少企業主要運用精益工具,如5S、TPM、QCC、TQM等,卻忽略了精益生產管理的核心——持續改善。
精益管理實施到一定階段,尤其是指標水平得到較大提升以后,精益改善的動力難免被削弱,這個時候,持續改善的繼續深入往往是最難的。因此,精益管理必須建立全員參與的改善提案制度、管理人員課題改善制度、專家診斷評估制度、成果轉化機制,構成持續改進循環,形成精益管理的持續改善體系。
體:精益有什么
首先,確立精益目標。目標是一切體系存在的理由,同時,也是這個體系運行的內在動力。實施精益管理,根本目的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這個目標最終服務于工廠的發展目標。精益目標既要見“樹木”,更要見“森林”,不能因為局部目標而忽視整體效率。比如,我們可能為了提升某個節點的效率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卻沒有去改善上一道工序的制約,從而導致整個流程的效率并沒有提升。這也是我們將下階段工作重點轉移到“抓點、延線、擴面”的原因所在。玉溪卷煙廠從工廠管理大綱的修訂入手,整合“先進”“標志”“一流”等要求,統一以“典范”為行動綱領,注入“精益求精”的做法要求,為工廠推進精益管理確立了一個既有精益做法,又有典范目標追求的精益目標。
其次,形成精益流程。精益管理不僅僅是管理方法和工具,更需要從系統、流程的根源上抓起,用績效和文化來引導,用創新管理來改善,用靈活的管理手段來提升。這就需要建立以服務于戰略的、系統的、層層支撐的管理系統為前提,使工廠每個流程、崗位的力量集中服務于一個目標。基于此,玉溪卷煙廠建立了點對點的扁平化矩陣式組織結構,全面打通縱橫向的生產流程和業務流程,形成“弓型”架構,充分發揮每個節點的能動性。工廠一切以品牌發展為主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緊抓住小批次、多規格生產條件下的改善需求,圍繞提升滿足訂單生產能力的要求,從研發、供應、生產、銷售全流程實施改善優化,系統識別在生產制造過程和管理職能流程中存在的不足,重點開展以課題為載體的推進活動,助力工廠精益管理邁向系統化和優質化。
再次,構建精益體系。玉溪卷煙廠從關注縱向流程、橫向協同和縱橫系統三維度構建精益推進“向心軸”,從機制、人員、安全、文化四方面形成保障,筑起生產、質量、設備、成本、信息、基礎管理六個支撐,把管理建模作為系統化推進精益的根本引領,構建“戰略導向、能力驅動、系統支撐”的精益管理模型,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精益之路。
通過精益管理模型的實踐,構建起生產組織、質量管理、成本控制、設備管理、信息管理等精益管理子模型,形成了一個全工廠、全過程、全員的多層次、多方位的精益管理體系。
術:精益怎么用
首先,玉溪卷煙廠精益之術可用于升級精益管理系統。
玉溪卷煙廠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的基本內涵,遵循“將適宜的工具應用于適宜過程產出精益的結果”的精益工具導入和應用原則,以價值驅動為主線,引入先進的精益工具應用,并取得明顯成效。
導入防錯技術應用,提高產品加工的一次合格率:工廠以質量和安全為關鍵突破口,針對質量隱患識別和安全隱患識別結果,按照相符、制約、斷根等防錯原理,對每一項隱患實施防錯技術應用研究,極大地提升了產品加工一次合格率和安全防范有效性。
導入IE工業工程,提高人機協作效率:工廠選取復烤分級和中試高端煙生產人員密集型作業場所,按照取消、合并、重排、優化改善思路,引入瓶頸優化和手工包裝線平衡改善,日人均分級煙葉增加0.3擔,日高端卷煙生產效率提升30%。
導入SMED(快速換模),提高卷包機組換號效率:工廠把卷包一車間C4機組作為“SMED實踐基地”,依托DV分析結論,引入流程“并行”和“雙腳勿動”改善原則,實施換號作業定人定崗和標準細化,換號時間由改善前的33.6分鐘下降到改善后的19.5分鐘,單機節約換號用時縮短了14分鐘。
導入價值流圖分析,為設備技改提供精益理論支撐:工廠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玉溪”(軟)品牌實施P/Q分析,從復烤、制絲到卷包展開全流程價值分析,在各環節均發現閑置、等待、過剩等改善點,為設備技術改造提供強有力的精益理念支撐。
其次,布局精益管理網絡是玉溪卷煙廠精益之術的另一重要用途。
工廠在全面深入推廣流程優化、六西格瑪、精益現場、改善提案等各類方法和工具的基礎上,在對標機制、指標體系、績效系統等方面規劃布局,確保精益管理務實有效。
建立“內外型”對標機制:結合從復烤、制絲到卷包“雙線”制造布局現狀,在線與線之間形成集競爭、分析和改善為一體的內部對標機制;針對行業各卷煙工廠產量規模大小不一致的現狀,充分發揮國家局對標數據平臺作用,形成外部對標機制;在部門層面和工廠層面深入貫徹月度運行分析機制,將指標的趨勢和達成情況作為過程運營的“晴雨表”,通過問題管理機制逐一將過程“短板”輸出至改善實施。
構建“融合型”指標體系:為避免指標體系出現交叉、沖突、排斥等現象,工廠按照主要職能定位,從生產、質量、成本、設備、安全、信息等維度,為每一項指標預定了目標、口徑、來源等要求,并依托信息化手段,實現指標數據按分析需求實時輸出的功能。
打造“體系型”績效系統:工廠基于“分層管控,細化執行”的要求,按照組織、部門和個人三級指標設計思路,結合定量與定性評價相關聯的原則,對關鍵指標以“因素分析魚骨法”展示過程與指標的支撐路徑,讓員工知曉自身改善帶給工廠指標變化的價值貢獻。并通過干部履職承諾書、崗位績效計劃書和標準作業程序體系讓每個崗位的員工知曉自己的目標、做法和標準,形成有目標、有要求、有評價的“體系型”績效體系。
精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玉溪卷煙廠沒有讓精益理念停留在口頭上,也沒有僅僅停留在認識上,而是內化到不斷推進、改善、升級的精益管理過程中,使得工廠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6年,玉溪卷煙廠18項對標、創優指標水平與2015年相比提升了16項,先后獲得全國精益管理項目發表賽一等獎、全國精益管理優秀項目、全國煙草行業“精益十佳”課題、中國TnPM設備管理優秀企業獎等榮譽,尤為值得驕傲的是在全國TnPM大會18項獎項中贏得了14項大獎。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