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中國中醫編輯整理 編者按:謝劍平院士自從被評為院士后,就被冠上“煙草院士”、“殺人院士”的“高帽兒”。實際上,謝劍平和其它人一樣,為他自己所在的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已,只是他身處較為特殊的煙草行業。愛崗敬業,難道不是我們提倡的美德么?比起謾罵一個想做好份內工作的煙草行業的一員、群起而攻之試圖用此法來喚醒人們控煙來說,還有更多有益的事等我們去做,我們應該更多的去關注戒煙領域,更多的去關注控煙立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等等。
?
■4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控煙協會、中國抗癌協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等五家機構呼吁取消“中式卷煙”項目參評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資格。據說有領導對此頗為不悅,讓控煙辦公開聲明自己沒有參與該活動。還好,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中國工程院一位主要領導曾親自考察,“深入天然本草香精香料研究所、新型嘴棒研究所和天然本草香精提煉車間”,并盛贊“低害低焦,高香潤喉”的中式卷煙,他們對復議院士資格的態度是否真誠,令人生疑。
■“他們不是說按章程來嗎?我們現在找到了法律根據,就是按章程,謝劍平的院士資格也應該取消!”許桂華說:“謝劍平涉嫌違反了國家科技進步法!這是最新的證據。”請很多法律人士看過了,都認為謝劍平的研究顯然與國家科技進步法相悖。
許桂華,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這幾天有些著急,“親自登門拜訪也去過了、需要提供的材料也全部按期提供了,院士、學者們聯名請求重審也提交了,媒體也廣泛報道了,中央也要求各政府部門要及時回應民眾的訴求,可轉眼7個多月過去了,工程院對煙草院士的問題怎么就還不回復呢?”
談起煙草院士的事,許桂華嘆了口氣,并略顯無奈。
楊功煥2011年12月10日聽聞此事,立馬找人借了個3G上網卡就發布微博,批判謝劍平的“降焦減害”是偽科學,并稱這事是中國工程院的“恥辱”。
去年12月8日,中國工程院發布新增54名院士的名單,中國煙草總公司所屬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謝劍平因“降焦減害”獲得院士稱號。
許桂華9日看到此消息,當時覺得既可笑又著急,降焦減害竟被評為科技成果,還為謝劍平授予煙草院士!這是大事,當天就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的名義在新浪微博上發表了評論,表示降焦不能減害,建議取消謝劍平的院士稱號。
此事一出,他們馬上開始收集整理相關材料,各項工作同步展開。
12月13日,60多歲的許桂華帶著一份《中國控制吸煙協會關于建議取消謝劍平因“降焦減害”成果被評為院士資格的函》,親自前往中國工程院遞交。
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一位王姓領導接待了許桂華。該領導看了一眼函件后,便問許桂華是代表她個人,還是代表控煙協會。原來,由于走得急,這封函上僅印了控煙協會的字頭,卻忘記了蓋協會的公章。
許桂華表示回去蓋章后再送來,為了重視起見,還請中國控制吸煙協會會長黃潔夫親自簽了名。第二天又派工作人員將蓋了章的函重新遞交工程院。
此時,社會輿論也給謝劍平扣上了“煙草院士”、“殺人院士”的帽子。不過,當事人謝劍平和中國工程院始終未給予公開回應。
而同時提出質疑的還有一家民間控煙公益機構——北京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該中心的主任、副主任分別是王克安、吳宜群,同樣也是兩位退休干部,王克安和吳宜群原來分別是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院長、副院長。他們13日以專家的名義,致信中國工程院,要求中國工程院重新評估關于“降焦減害”的研究成果,并希望取消謝劍平的院士資格。
開始積極活動的還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和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楊功煥在12月10日聽聞此事后,立馬找人借了個3G上網卡就發布微博,批判謝劍平的“降焦減害”是偽科學,并稱這事是中國工程院的“恥辱”。
此間,媒體對煙草院士的報道也逐漸升溫,尤其是微博,方舟子最早通過微博發布謝劍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消息,稱“中國竟然產生了一位拿煙草公司的錢搞研究的煙草院士,簡直就是笑話。”那條微博迅速被轉發三萬余次。
剛開始,媒體報道大多說煙草院士不合理,只說煙草對健康有害,但具體證據和理由還不充分,協會也需要借助媒體的力量,于是緊接著15日控煙協會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告知公眾:降焦減害早已被西方國家證明無效,1999年,美國的幾家煙草公司還因為宣揚“低焦油、低危害”被罰了7950萬美元,《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明確規定,不得以“低焦油”等詞語誤導公眾。
那段時間,媒體宣傳力度非常高,各大網站都在首頁報道了煙草院士的新聞,聲勢比上海世博會那次接受煙草企業捐助的消息還高出一大截。“衛生部領導看了報道,還專門表揚我們做得好。”控煙的同行,都覺得非常有希望,接下來就是等待工程院的答復。
許桂華介紹,內地醫衛界的鐘南山院士、胡大一教授、支修益教授等專家,以及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大慶教授、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劉文文、澳門一些支持控煙的公共衛生專家,還有國內的一些法學專家都跟他們聯系,支持他們的行為。
1月12日,控煙協會就“煙草院士”一事向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遞交了由大陸、香港、澳門40位專家聯合簽名的信,希望總理能過問此事,取消謝劍平因此成果被評為院士的資格。
可高潮一過,還是沒有動靜,期間協會多次給工程院去電話,但每次電話回復都是“已按程序報給領導,等領導批示。”
“當時我們也希望盡快一步到位,專家們就建言獻策,說這么大的事,應該請控煙協會聯合專家聯名給總理寫信,以國務院的名義盡快解決此事。”許桂華回憶。
“1月12日,控煙協會應大陸、香港、澳門40位控煙、公共衛生、醫學、法學界知名專家要求,聯名向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致信,希望總理能過問此事,并以國務院的名義盡快解決此事。”重新評定“降焦減害”科技成果,并取消謝劍平因此成果被評為院士的資格。
轉眼春節已過,工程院杳無音訊。年一過完,控煙的同仁們又開始著急了。
2月1日起,新探、中國疾控中心和中國新聞周刊合作,組織了20余位專家,先后召開了四次兩會特刊座談會,希望抓住今年兩會的機會,讓國家高層人士更多的關注“煙草院士”一事。
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專門提交了有關煙草院士及控煙的提案。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委員還在他所在的全國醫衛組發起小組討論,黃潔夫指出“所謂通過降焦來減少煙草的危害,是煙草行業的一個陷阱”。
“大約在兩會前,我和王克安主任一起去工程院,接待我們的是一位副司長。他竟然說減掉一點總有好處嘛。”吳宜群回憶當時的尷尬場景,給他解釋了一堆,似乎也不能動搖他的看法。
4月25日,控煙協會接到了中國工程院二局來函,要求4月28日前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材料,僅僅3天的時間!
兩會結束后,仍然沒有動靜。
4月10日,控煙協會再次向工程院主席團致函,要求工程院重新審議謝劍平院士的資格,并由醫藥衛生學部來參與評定。
據說很快,工程院就組織了由輕紡環境保護學部與醫藥衛生學部的部分院士參與的聽證會,謝劍平也參加了會議。這次會上產生了分歧,據了解,醫衛專家一致認為不能通過評審,部分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的專家也出現了動搖。
4月11日,媒體報道中國疾控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控煙協會、中國抗癌協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等五家機構呼吁抵制“中式卷煙”項目參評國家科技進步獎。
然而,相關人士透露,其中一個單位知道此事后,頗為不悅,讓控煙辦公開聲明自己沒有參與該活動。“控煙辦副主任姜垣這邊承受的壓力很大。”這位人士表示。好在,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4月25日,好消息終于來了。當天,控煙協會接到了中國工程院二局《關于請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函》,要求4月28日前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材料,僅僅3天的時間!
來函中還提到,“我院對此高度重視,為此成立了由副院長牽頭有關專家組成的調研組”。
盡管時間非常緊,但大家非常高興,控煙人士迅速詳細的整理了有關科學材料,效率之高都出乎大家的預料,加班加點,專家們看了又看,生怕出什么差錯。
4月27日控煙協會就把各類材料整理完備,送往中國工程院二局,比要求的時間還提前了1天!
這下算是喘了口氣,靜候工程院的佳音。但沒想到這些材料送過去,至今石沉大海。
到了5月31日——“世界無煙日”前夕,一場半年來最有力度的抗議聲從中國工程院內部發出。秦伯益、鐘南山、王隴德、陳君石等100名工程院院士聯名致函中國工程院主席團,請求盡快復議、重審謝劍平當選院士的資格!
這場抗議的結果是,6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謝劍平“請假”了。有人說是工程院有意安排,也有人說他正好在國外出差,反正沒有正式授予謝劍平院士證書。
對于謝劍平未出席院士大會,是否意味著院士資格已被取消,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的回應是,謝劍平“當然還是院士”。但他同時補充到“會妥善處理,在適當的時候和你們說。”
可是,鑒于工程院一位主要領導曾親自考察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黃鶴樓科技園,“深入天然本草香精香料研究所、新型嘴棒研究所和天然本草香精提煉車間”,盛贊 “低害低焦,高香潤喉”的 “中式卷煙”,還“親自體驗最新科技成果”,工程院對復議院士資格的態度是否真誠,不禁令人生疑。
許桂華說:“謝劍平涉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