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鳳凰網編輯整理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最近在“2012年中國控煙論壇”上披露,全國人大正在為控煙立法做積極準備,已派工作組赴各地調研控煙立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主任梁曉峰警告說,中國吸煙產生的醫療費用和生產力損失正在逐年迅速增加,隨著人口老齡化達到高峰,20年后,將對醫療保險系統形成巨大壓力。衛生部部長陳竺也說,目前中國控煙工作仍面臨嚴峻挑戰。
盡管自去年5月1日起全國公共場所就已經實施禁煙,但各地室內公共場所禁煙現狀依然是“禁而不止”。今年天津、哈爾濱正式實施“禁煙立法條例”,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符合《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的兩部法規,它要求室內公共場所百分之百禁止吸煙。作為全國最嚴厲的控煙立法,今后天津市經營場所管理者將作為禁煙第一責任人,控煙執法也由衛生單一執法變為衛生、教育等9部門聯合執法,加大監督力度。這個法規是以勸阻為主,把場所履職作為法條執行的重點,將行政執法、公眾監督、二手煙監測作為輔助。
有關禁煙的地方性法規紛紛出臺,對于推動全國的禁煙立法和禁煙工作無疑起促進作用。不過,禁煙地方性法規如何落地,如何執行到位,往往成為難題。禁煙令的多頭管理,往往容易陷入“無人管理”的真空。控煙工作通常涉及衛生、公安、愛衛會等15個執法部門,大家都管,結果往往導致沒有一家管。
按照衛生部的新規,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然而,公共場所的控煙執行情況不容樂觀:餐廳、飯館的餐桌上都放置了煙灰缸;而在有吸煙者的公共場所中,比如餐廳、網吧、公園、游樂場,均沒有場所管理者出面勸阻吸煙者。
最為嚴重的就是辦公室。現實中,除了管理較嚴格的外資企業,大部分國家機關、民企、國企和事業單位辦公場所的禁煙主要靠員工自覺,同事與同事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往往無法執行“禁令”。由于室內工作場所的人群比較固定,吸煙者與吸二手煙者大多是平級、上下級和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人群間關系的復雜性和親密性,決定了監督和執行方面的難度。辦公場所都是熟人不好監督,商家顧及生意不愿勸阻,吸煙難抓現行,這就是禁煙令難以執行的現實困境。
中國式禁煙唯一成功的,可能就是飛機全程禁煙,誰膽敢在飛機上吸煙將面臨拘留的嚴重處罰。室內公共場所人群間關系的復雜性和親密性,決定了新規監督和執行方面的難度。同時,中國煙草產業鏈條的利益博弈、民眾對煙草根深蒂固的膜拜等,都成了禁煙的絆腳石。
中國式控煙為何無法落實,為何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的確值得全社會尤其是立法和執法監管部門認真反思。
作者簡介
劉武俊系司法部《中國司法》雜志總編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