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南通目前至少有100萬煙民,也就是說每8個人中至少有一人吸煙。
2004年7月,南通市政府出臺了《南通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明確規定各類經營性公共場所、醫療機構的診療區、各級機關的辦公室、會議室及學校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2008年,南通市還下發了《創建文明城市公共場所控煙工作實施方案》。幾年過去了,公共場所吸煙行為仍屢禁難止。
醫院內仍有人“吞云吐霧”
“先生,請別在室內吸煙?!苯丈衔?#xff0c;在一家醫院的候診大廳里,一名中年男子習慣性地掏出了一支煙,剛吸了幾口便被導醫臺護士制止。男子隨即夾著煙走到室外繼續吸。在另一家醫院的婦產科候診大廳,一名陪同妻子來檢查的男子正在“吞云吐霧”,煙味嗆得其他幾名孕婦忍不住咳嗽。
從2009年開始,南通市衛生系統開展“無煙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截至去年9月底,已有510家醫療衛生單位建成無煙單位。
“大部分人都知道不應該在醫院內吸煙,可就是有個別人不自覺。”小張是市區一家醫院的導醫臺護士,醫院規定她們看到有人吸煙要及時制止。大多數人在她們的勸告下能自覺熄滅手中的煙,但也有極個別的人不聽勸,有的甚至和她們發生爭執。
根據要求,無煙醫療機構所屬區域內應禁止銷售煙草制品。但記者在部分醫院內的超市均發現了香煙的身影。在兩家醫院超市內,一進門便是香煙的柜臺,琳瑯滿目的香煙品種,價格從幾元至幾十元不等。在另一家醫院超市的貨架上雖然沒有香煙,但當記者表示要買煙時,售貨員很快從柜臺后面拿出了香煙。
經費、人員不到位,落實長效監管難
記者了解到,南通市的控煙工作從2002年起展開,目前,大多數商場、學校、醫院、候車室、機關會議室等公共場所禁煙已形成制度,無煙環境越來越多。
但不少市民反映,在一些所謂的無煙單位,明明張貼著“請勿吸煙”的牌子,但有人吸煙時卻無人管理。近日,記者在一家餐廳就餐時,一名顧客在禁煙區就餐后,掏出一支煙,來來往往的服務員無人上前制止。服務員表示,有顧客吸煙時,如果沒有其他人投訴,他們一般不會主動上前制止,以免發生爭執。
南通市愛衛辦副主任楊衛超介紹,控煙工作難就難在長效上。在“世界無煙日”,以及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等創建活動中,控煙工作會得到很大的推進,可一旦活動結束,便很快回潮。由于南通市沒有專門的控煙經費、人員、監管力量也有所不足,想長期開展禁煙工作困難重重。以醫療機構為例,控煙督導員主要由門衛、導醫、門診大廳的護士等充當。這些人員還有大量其他工作要做,往往不能第一時間發現吸煙的人。
楊衛超表示,從今年10月起,南通市將著重開展三方面的控煙工作,包括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禁、控煙,同時宣傳禁煙知識,開展無煙單位創建和評比等。
禁煙仍需法律依據
“要真正實現公共場所禁煙,缺乏法律法規依據是最大的阻力?!睏钚l超說。
目前,南通市禁、控煙工作開展執法的依據主要是《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該細則雖明確了南通市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但對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發生了吸煙行為的,或禁、控煙工作不力的,都沒有設定相應的懲罰處理條款。
針對這一情況,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均通過地方人大或政府頒布了地方法規規章,明確了對吸煙行為的行政處罰。省內只有南京、蘇州、無錫、徐州等城市具備此類立法權,南通尚不具備立法及實施行政處罰的法律基礎。
由于沒有立法權,缺乏處罰的法律依據,南通市的禁、控煙工作更多的還是依靠“勸導”。今年以來,南通市愛衛辦、衛生監督所等單位投入多輪次人員,對市區部分浴室、商場、賓館等公共場所實施禁煙勸導。
楊衛超表示,當前社會上禁、控煙的呼聲越來越高,已有人大代表向省人大建議開展控煙專題立法調研,希望可以通過地方立法,解決禁、控煙處罰的問題。“依靠行政手段推動禁、控煙工作并不是治本之策。”他認為,要讓禁、控煙落實到位,更多的還是要靠公眾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和法律的完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