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低焦減害”是騙局
我國在控制吸煙問題的推動遠落后于發達國家。2003年11月,中國以“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消費國、受害國”的身份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77個簽約國。但時至今日,國家仍沒有一部國家級的控煙立法,也沒有單獨的有關控煙的法規出臺,控煙廣告法遲遲未修訂,煙草稅率和卷煙價格偏低,且稅價不聯動。
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技術顧問甘泉指出,“低焦油、低危害”和“中式卷煙”說法均為煙草業騙局,只要吸煙即有害健康。打著高科技幌子的“低焦油卷煙”、“中草藥卷煙”及加裝濾嘴的卷煙并不能降低危害。此外,高價煙并不比低價煙對健康有利,高價的原因在于煙絲、香料、科研和營銷的成本。
香港30年來吸煙者減少一半
否定煙草危害的科學證據、拒絕在煙包上使用圖形警示、阻撓提高煙草稅和價格、變相利用贊助等形式促銷是煙草業干擾控煙的普遍做法。據了解,由于控煙履約不力,在2008年的國際控煙大會上,中國曾被與會的200名全球NGO代表授予“臟煙灰缸獎”,頒獎詞是:“寧要漂亮煙盒,不要公民健康。”
在巨大的煙草利稅面前,控煙與反控煙的博弈很糾結。“要加快制定國家層面的控煙法律。”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實行全面禁煙的法律,保護大多數非吸煙者免遭二手煙傷害。有效的立法和執法使香港成為中國吸煙率最低城市。過去三十年,香港政府通過擴大法定禁煙區范圍、限制煙草廣告,在煙包印刷圖像健康警示,多次修訂《吸煙(公共衛生)條例》,將香港的吸煙比例由23.3%降低到11.1%。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