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鳳凰網報道 自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到現在,史上最嚴禁煙令已經滿月。根據《條例》第九條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這大概是對吸煙人士影響最大的條款,單位不再設置專門的吸煙區,煙癮來襲,無處發泄,似乎只能忍。在這樣的背景下,主動戒煙已經成為不少人的選擇。醫院戒煙門診的數據也能反應,隨著《條例》的實施,前來戒煙的人群有明顯增加,更為特別的是,采訪中記者獲悉,甚至有人為了吸煙,中午工作休息時間也要開車20多分鐘去外面吸煙,因工作場合中種種無法吸煙導致的尷尬而主動要求戒煙的人群在門診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條例》實施的效果有所顯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吸煙成癮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疾病,即煙草(尼古丁)依賴綜合征。套用一句流行語:既然是病,就得治。
事實上,戒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痛苦、困難,但這也不是一個獨立工程,用臨床醫生的話說,那些多次戒煙、多次失敗,復吸率高的人群,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意志力薄弱”,可能只是沒有找到對的方法。過半人群戒煙都需要借助藥物,輔之以適當的支持、行為措施等,戒煙過程其實并沒有那么痛苦。
但戒煙不是單純靠藥物就能解決的問題,除了心理、行為措施同步外,大環境對吸煙的影響同樣重要,工作中的應酬、別人都吸,是不少戒煙人士復吸的共同原因。另一方面,煙草廣告、銷售點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戒煙人群形成誘惑,根據中國控煙協會自《條例》實施后對北京的統計表明,目前的戒煙大環境并不理想。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