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人民網報道 亂闖紅燈、公共場所吸煙、垃圾隨手扔……市民“任性”違法時,只靠一紙罰單也許并不能治本。如何讓法治成為市民內心的一種自覺?廣東深圳“六五”普法期間,堅持將開展法治教育情況列入政府績效考核,全面實施《深圳市各單位普法職責》,使立法、執法、司法的過程成為普法的過程。
執法者普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執法與普法的結合亦是互促互推,文明執法能促進深度普法,而廣泛普法又可推動規范執法。在執法實踐中,用案例說法,讓法律條文不再是空洞冰冷的文字,令市民從內心自覺遵守法規,慢慢演化為法治自覺。
普法執法結合 控煙條例收效顯著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已有一年多時間,你是否清晰感覺到周圍環境的變化?餐廳里隔壁桌不再肆無忌憚地吞云吐霧,候車區不再被迫吸入大量二手煙。
2015年1月1日至4月30日,深圳共勸導吸煙人員55181人次,處罰2283人次。
《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的實施正是一次執法與普法的有機結合,勸導加懲處模式讓深圳市民心中多了一項做文明市民的行為準則,時刻督促著他們守法遵法。
8月9日,“深圳市各區控煙志愿者監督大隊成立大會暨深圳市第二期控煙監督員培訓”在西麗舉行,市控煙辦在會上宣布成立10支控煙志愿者督察隊,未來全市各區的控煙督察隊將招募控煙志愿者,并計劃在一年內開展100場控煙督查活動。控煙條例也將在下半年延續“史上最嚴”風格,對違規吸煙者說“不”。
福田區率先開展“普法責任制”
2015年年初,福田區推行“誰執法誰普法”機制,在全市率先建立與行政機關“嚴格執法”無縫銜接的“誰執法誰普法”模式。
“誰執法誰普法”,是以行政執法機關為責任主體,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依法履行工作職能,向管理對象、執法對象、服務對象以及社會公眾等宣傳與行業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執法實踐,普及基本法律知識,增強全民守法用法意識。
福田區司法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福田區將通過五大舉措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扎實落地。一是建立工作考核通報制度,通過目標考評檢查,促使行政執法部門自覺成為目標的落實主體,各級領導干部成為抓落實的直接責任人和推動者。二是建立“誰執法誰普法”工作督查評估制度,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評價“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成效。三是建立“誰執法誰普法”執法告知制度。要求各行政執法責任主體對本單位執法項目及執法環節進行梳理,設置必要的普法程序,以告知書等形式向執法對象、管理對象、服務對象明示執法的法律依據、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和執法程序等內容,促使普法貫穿于執法全過程,滲透于執法各環節,實現在執法過程中的法治宣傳教育的流程化、規范化、同步化。四是建立信息公開制度。要求各責任主體結合本部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通過部門、行業官網、主流媒體等各類平臺,對據以履行職能的法律法規予以公告,向公眾及時披露相關執法、普法工作信息,并接受社會監督。五是建立行政執法人員以案釋法制度。在執法實踐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探索執法活動直播、案件宣講等有效形式,推動形成以案釋法工作長效機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