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正北方網報道 公共場所是否有人吸煙,是考驗一座城市文明素養高低的標準。而禁煙不僅能為個人身體健康帶來益處,同時也能營造一個舒適清新的公共環境,彰顯城市公德的文明細節。如今,隨著創城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注意自己在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
走進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各大醫院與商場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標志隨處可見,隨著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吸煙時避開公共場所。“雖然我是老煙民了,但我對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卻非常贊同。”今年70歲的劉大爺有著40多年的煙齡,他說,當初接觸煙時,并不知道吸煙的危害,也沒有“二手煙”的概念,隨著“吸煙有害健康”、“吸二手煙危害大”等知識的普及,他開始對吸煙的危害有了一些認識,曾經也試過戒煙,不過都以失敗告終。“雖然我的煙癮戒不掉,但我能保證自己不在公共場所抽煙。”劉大爺的語氣很堅決。
有著20年煙齡的王明高告訴記者,以前在醫院或者商場,煙癮犯了就隨手點上一支煙,隨著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他發現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越來越少了。“以前因為大家都抽,所以也不在意吸煙場所是不是合適,可是現在哪有人在公共場所抽煙啊,就連去一些部門辦事,在辦公室里都聞不到煙味。”王明高說,公共場所少了“吞云吐霧”,不但環境干凈整潔,空氣也清新了起來。王高明表示,戒煙一方面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力,一方面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來幫助戒煙。雖然他也曾想過戒煙,可每次和朋友們在一起,就會有人給他遞煙。“都知道你抽煙,不接吧怕對方有想法,覺得你不給他面子,所以大多時候還是會抽。但是現在大家都有不在公共場所抽煙的意識,所以我的煙癮也越來越小了,相信我的戒煙之旅就快到終點了。”
倪曉旭是內蒙古銀行的一名工作人員,她告訴記者,以前有些市民在銀行等待叫號時會隨手點根煙,現在大家都有了公共場所不吸煙的意識,慢慢地就沒有人在銀行大廳吸煙了。“銀行內禁止吸煙一直都是我們的明文規定,以前發現有市民吸煙工作人員都會上前制止,近幾年在銀行內吸煙的情況基本上已經杜絕了。”倪曉旭說,少了煙霧繚繞,工作時的心情也更加舒暢了。
在海亮六樓的一家餐廳內,因為正值晚飯高峰期,餐廳內坐滿了客人,在記者觀察的半小時里,并未發現有客人吸煙。該餐廳的服務員周杰告訴記者,自從規定公共場所不允許吸煙后,餐廳里便撤掉了煙灰缸。“我們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給客人提供更好的就餐環境,另一方面,有些吸煙的客人看到餐桌上沒有煙灰缸,就會很自覺地不吸煙了。”周杰說,雖然很多客人有飯后一支煙的習慣,但因為是在公共場所,大多數人都能克制住。“現在宣傳文明行為的公益廣告時常在播放,也讓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市民的自身素養如何,不但關系到他人對其的看法,更關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如今隨著首府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吸煙這一現象一定可以在公共場所徹底絕跡。”周杰充滿信心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