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多彩貴州網報道 今后,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無煙北京”對違法吸煙行為進行舉報。接到投訴平臺將迅速處理后,“首都之窗”“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北京控煙協會”等網站控煙投訴相應的地點立即顯示藍色警燈,由此形成控煙投訴情況分布圖(簡稱“控煙一張圖”)。(9月20號人民網)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有義務從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開始,行動起來拒絕煙草;對于一個政府來說,有責任切斷煙草利益鏈條,從源頭和根本上拒絕煙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5中國成人煙草調查報告》稱,我國吸煙人群比例為27.7%,與5年前相比沒有顯著變化。由于人口總數增長,根據當前吸煙率推算,中國現在的吸煙人數比5年前增長1500萬,已高達3.16億。吸煙者每天平均吸煙15.2支,與5年前相比,增加了1支。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是中國控煙行動的任重道遠。
誠然,北京市政府實施的微信控煙如同一陣清風吹入公民的心坎,但是其現實意義還有待觀望。2015年5月10日,我國煙草稅率由5%上漲至11%,香煙零售價由此出現0.5元至3元的小幅上漲。同年6月1日起,被稱為“最嚴控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也正式施行。原本以為在鋪天蓋地的控煙行動下可以共享同一片藍天,但事實上煙草稅率微乎其微的上調和吸煙罰款并沒有遏制住煙民的煙癮。近日,北京市衛計委又下重錘,市民可通過微信實時舉報違法吸煙者,在互聯網+下,拓寬的控煙渠道能否還公民一個無言的綠色空間?這還是一個未知。
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筆者認為,控煙最重要的是要切斷利益鏈條。1776年,亞當·斯密提出:煙草制品是生活非必需品,同時又是被廣泛消費的商品,可成為征稅的理想對象。作為能帶來高額利稅的行業,煙草行業早已形成了一條高級利益鏈條,從煙草的種植到煙草的加工,從煙草企業到各地政府,煙草的灰色價值覆蓋了各個行業,也是因為利益的誘餌,使得每一個“受益者”都在控煙行動中得過且過。其實,煙草的危害遠遠的大于短期的經濟效益,作為政府,必須以抓鐵留痕的志氣切斷利益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控煙的道路上走的踏實而深遠。
當然,控煙一個環節都不能少,控煙就要出“組合拳”。一是需要公民的自治;二是要政府的嚴防;三是要加大控煙的宣傳力度。期待在重重突圍之中,能夠迎來立竿見影的控煙效果。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