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紅網報道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偉,為“控煙”提交了一份《關于進一步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的提案。他建議,要設置卷煙的最低價格標準,每包不低于10元,用價格杠桿限煙禁煙,尤其要控制青少年吸煙率。同時,要推行煙草稅專款專用制度。
靠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控煙,治標不治本。大家應該記得,2009年,國家除在卷煙批發環節加征了5%的從價稅外,還提高了甲類和乙類卷煙消費稅從價稅率,使當時卷煙零售價稅率提高到43.4%。幾年過去了,煙民數量并沒有因消費稅上調減少反而增加。據國家衛計委統計,目前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8.1%,7.4億非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的危害,約10萬人死于二手煙導致的相關疾病。由此可見,靠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控煙,治標不治本。
此前,也曾有學者建議,為防范青少年吸煙專門立法,對吸煙者和向青少年販煙者進行重罰。前幾日,被稱為上海“最嚴控煙令”《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最高罰款達3萬元。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之策。
目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3億煙民的中國,要想達到控煙目的,必須多管齊下。
厘清理順煙草生產經營者與監督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目前為止,我國是唯一一個煙草生產經營者和監督管理者合一的國家。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煙草總公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特殊經營體制,使得煙草業成為一個具有絕對壟斷地位的“獨立王國”,一邊要增加產量、增加稅收,一邊又要減少銷售、逐步控煙,兩個相悖的目標豈能在一套機構里完成?因此,要真正推進我國控煙進程,必須從國家層面徹底厘清理順煙草生產經營者與監督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煙草專賣制度下“政企不分”局面。
調和控煙法律和吸煙習慣之間的矛盾。從控煙的實踐看,法律是改變和消除吸煙習慣的重要工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控煙的法律和吸煙習慣之間往往會進行博弈,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這注定在控煙的道路上會出現反復。為避免控煙法律的失靈,政府除了科學制定控煙政策外,還要根據各地實際采取多種治理策略,廣泛動員民眾參與多層次的控煙運動,從事前預防、法律控制到疾病治療和戒煙幫助等多角度入手,形成全面的防控體系。
減少煙草的種植面積,減少香煙的生產。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減少生產就減少消費。要逐步縮小煙草種植面積,適時上調煙草消費稅提高香煙價格,從而減少煙草供應,降低煙草需求,使煙民買不到煙也買不起煙。
總之,控煙,應多管齊下,而不僅僅是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