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為了公眾健康,控煙成了必定選擇,因為“吸煙有害健康”。于是,聲勢浩大的控煙運動,在神州大地上愈演愈烈,有種過猶不及的感覺,究其原因,在于對煙草危害的片面認識。那如何搞好控煙呢?筆者認為,控煙應有“度”,才能在控煙路上走遠,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第一、應有態度。
控煙是好事情,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煙草對人體健康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控煙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因為煙草是某些人的口糧,更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如果控煙過度,會造成社會動蕩,那是不愿看到的結果。在控煙問題上,各級政府的態度是明確的,是不容置疑的,有人卻認為,控煙就應把煙廠關閉,這種過激行為,是不足取。
第二、應有力度。
控煙僅靠嘴上功夫,是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必須有力度,才能有結果。為了達到控煙結果,各級政府成立了控煙機構,配齊了控煙人員,并制訂了實施規定,讓控煙真正落實到位。同時,各級政府加大了控煙力度,對于在公共場所吸煙人員,進行了處罰 效果非常明顯,這讓落實控煙變得容易起來。如果沒有力度,僅靠平常說教,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
第三、應有溫度。
控煙應有溫度,這樣,控煙效果才能明顯,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有人認為,控煙靠自覺,不需要有溫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溫度造就勢能。當下,控煙在各地逐步得到落實,但落實效果不明顯,甚至出現公共場所控煙不利的現象,需要控煙機構認真抓好落實,讓控煙擁有一定溫度。只要控煙溫度上升,控煙效果就會明顯,不吸煙會成為潮流,那公眾健康就會成為必然現象。
第四、應有廣度。
控煙在局部得到落實,卻沒有在全國得到落實,這威脅到公眾健康,甚至威脅到生命,需要各級政府加大控煙廣度,讓更多地方落實控煙。在大城市,公共場所控煙已經初見成效,但對于縣城、鄉鎮,控煙效果大打折扣,這與控煙廣度不夠是密切相關的。下步,各級政府應加大控煙廣度,讓全國各地落實好控煙,全面禁止公共場所吸煙,真正給公眾良好的生存環境。
第五、應有深度。
控煙不能局限于表象,還要深入到公眾內部,深入到人心,這樣,控煙效果會非常好。公眾的密切配合,才是控煙的最佳選擇,這需要政府宣傳機構,大力宣傳控煙的好處,講明白吸煙的壞處,讓公眾真正了解控煙的優點。最為重要的是,公眾從內心里禁煙,是控煙的最大效果,為此,控煙的深度就是要求全社會形成控煙氛圍,讓控煙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
第六、應有高度。
控煙不僅是基層的事情,還需要高層來推進,這需要控煙機構密切聯系相關職能部門,把控煙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群眾中去。控煙的高度,是在高層形成共識,把控煙當成大事情來抓,并抓出實實在在的效果,如果僅靠基層來推進,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控煙效果也是非常不理想的。只要控煙達到了一定高度,控煙效果就會非常明顯,是有利于公眾健康安全的。
控煙有“度”,才能在控煙路上走遠,才能實現好預期目標。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