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馬上又到一年一度的“世界無煙日”了,選擇5月31日作為世界“無煙日”是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的意思。近幾年,禁煙的浪潮一浪高勢一浪,一些公共場所和辦公大樓都不允許吸煙,禁煙的亂象繁多。為此,筆者在“無煙日”來臨之際,采訪了各個不同層面的人群,不仿聽聽他們的想法與看法。
筆者:你今年多大了,從什么時候開始吸煙的,你是怎么看待吸煙與禁煙的?
消費者劉某:我今年48歲了,吸煙常差不多26個年頭了,是在讀大學的時候開始吸煙的,說到控煙,但讓我戒煙是不可能了,它已經是我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只能說現在人比較多的地方吸煙,一是不文明,二是影響別人,比如在乘飛機和坐高鐵時,那是沒辦法,應該忍一忍,有時高鐵中途靠站時,有的站在邊上吸上幾口的也有,但我的煙癮還未到這個地步,哈哈。
筆者:你是什么工作單位的,你對吸煙和控煙有什么看法?
公務人員王某:我是在政府部門上班,我本人也吸煙,但煙癮不大,近2、3年來,我們的會議室已經不能擺放煙灰缸了,在辦公室只要有第二個人就必須征求對方同意才能吸煙,否則就要到衛生間或吸煙區吸煙,在會場不準吸煙,確實要吸煙就到外面去吸煙,作為我個人來講,這種理性控煙我還是比較贊同的,但不能搞所謂的“一刀切”,只要吸煙文明,還是要考慮吸煙消費者的權利的。
筆者:你丈夫吸煙嗎?你怎么看待吸煙和控煙的?
公民肖某(女):我和丈夫結婚前他就會吸煙,我一直也沒有叫他戒煙,但與他有“約法三章”,一是控制吸煙總量,原則上兩天一包,如有應酬酌情考慮;二是在家時,不準在小孩面前吸煙,固定到陽臺上打開窗戶吸煙。這樣既給了丈夫生活的空間,又不是無節制的吸煙。
筆者:你開店多久了,你對吸煙和控煙是怎么認識的?
卷煙零售客戶徐某:我開名煙名酒店有快30年了,但有一點,我從來都不賣煙給未成年人,我本人也一直吸煙,一天一包到二包,做生意嗎,來了顧客會吸煙的也發發煙。我個人認為,卷煙就是一種消費商品,那么消費者就消費的權力,至于近些年開始,一些公共場所開始禁煙,那是文明吸煙的問題,是一種公民一素質與修養的問題,但禁煙不能搞“一刀切”,應該理性的控煙,禁煙場所要有吸煙區才是合理的。
筆者:老大爺,你今年多大歲數了,還在吸煙啊,你對吸煙和控煙有什么看法嗎?
消費者杜某:我今年86歲了,吸煙都快70年了,我啊,什么煙都抽,抽什么煙都行,以前還抽過旱煙,抽過幾分錢一包的煙,現在一般都抽七元左右一包的,年輕的時候干活抽抽煙提精神,哪天看見我一天沒抽煙,那就說明我生病了或者身體不舒服,現在我都快90歲的人了,習慣了,順其自然,戒煙是不會的,但每天的抽煙量和頻次都在慢慢的減少。
筆者:吸煙和控煙在不同層面的人,各有各的看法和認識,歸根到底就是在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的今天,吸煙和控煙永遠都是一對矛盾而又存在的東西,關鍵是吸煙要文明,控煙要理性,消費者在享受消費權利的同時,不能去危害和侵犯別人的權利,控煙在維護了公眾的權利但也不能“一刀切”式的傷害消費者的消費權利。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