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解放日報》報道 近日下午4時50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戒煙門診送走了最后一位患者,呼吸科醫生、戒煙門診負責人周劍平說:門診的下班時間其實應該是4時整,“一下午來了24個患者,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p>
今年是瑞金戒煙門診開辦的第10個年頭?;貞浧鹱畛醯膸啄?#xff0c;用“門可羅雀”來形容毫不為過?!懊恐苋挛缡俏覀兊拈T診時間,但可能坐到下班也來不了一個人,一年就診人數不到百人?!敝軇ζ綄θ缃竦幕鸨F象有些意外,但更多是驚喜,“控煙條例自3月正式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煙民發現吸煙沒那么方便了,同時出于對健康生活的需求,愿意走進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戒煙宜做“一次性了斷”
患者老謝46年前在插隊落戶時抽了人生第一支煙,現在自覺年紀大了,每天降到10支。“以前也不是沒戒過煙,但到最后都藕斷絲連了。現在終于想通,戒煙是為了自己?!?/p>
周劍平說,像老謝這樣的煙民不少,“煙齡比較長,之前有過戒煙史后又復吸?!彼榻B,戒煙門診的醫生們會用一個公式計算,煙齡(年)×煙量(支/天)=吸煙指數(年支)。在400以下者,1至1個半月可戒煙; 在400至600者需2至2個半月;600以上者需要3個月才可以徹底戒斷?!拔覀儾恢鲝埗唐诳焖俳錈?#xff0c;這樣既容易產生生理、心理的壓力與不適,也容易引起復吸,甚至報復性復吸?!?/p>
“復吸之后癮頭更大了?!笔├习迨莻€女強人,自己開著設計公司?!敖衲甏汗澛眯衅陂g戒了一周,怎么一回上海反而變本加厲?”周劍平解答了她的困惑:“許多白領經常把吸煙的行為習慣與工作壓力、靈感聯系在一起,產生了依賴,復吸起來量更大、更任性,會有一種不自覺的心理補償。”正因如此,周劍平在與每位煙民交談時都會不厭其煩問一個問題:“你想好要戒煙了嗎?戒煙這件事,一輩子應該只做一次?!?/p>
主觀上要戒煙者尚為少數
在周劍平看來,戒煙門診工作的絕大部分時間花在與煙民的溝通與心理咨詢。戒煙客觀動機不外乎出現了疾病癥狀、親友反對、需要備孕等,而真正因主觀動機明確表示“我要戒煙”者尚為少數。今年62歲的老張煙齡42年,近日體檢查出肺氣腫,之前還患過“小中風”(腦腔梗)?!搬t生,我覺得這些毛病都和抽煙有關,我想快點戒掉?!?/p>
周劍平仔細詢問了老張的吸煙時間點后給出建議:“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每天的第一支煙盡量延后一小時。”周劍平解釋:“每日吸煙量在10支以下的煙民,我們希望能把最早的這支先戒掉,等到逐步減至一天2支—3支時,身體就不再對尼古丁產生依賴了。到那時可選擇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在親友督促下徹底戒斷?!?/p>
結伴式戒煙效果更佳
最初那些年,戒煙療程皆為3個月,均需自費,上千元藥物也讓不少煙民望而卻步;現在根據吸煙指數、個人情況與需求,療程短則2周,讓患者心理負擔不會那么重。
告別診室前,周劍平照例拿出手機讓劉先生“掃一掃”。作為4個戒煙門診微信群的群主,他對這一新興戒煙模式很是推崇。“很多人覺得戒煙憑借一己之力很難堅持,在微信群里則會發現,原來有許多人有相同的困惑,時不時匯報進展、分享困難,會有很大的觸動。”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每年因為煙草,全球約600萬人死亡,其中60余萬人是二手煙的“犧牲品”。若不采取措施,到2030年,每年死于吸煙導致疾病的人數將超過800萬人,而其中80%以上生活在中等和低收入國家?!敖裉煳艺媒哟碎T診的第1200名患者,這些數據將成為我們課題組的最佳樣本。”周劍平透露,數據將用于研究不同性別、年齡、煙齡者的何種基因對煙草比較敏感和耐受、體內一氧化碳代謝的速度等問題,“我們希望能追根溯源地了解吸煙者的基因,從而讓戒煙在未來變得越來越科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