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吸煙與控煙是一對互不相容、相互沖突的矛盾體。當“矛盾體”交織一起時,處理起來非常麻煩,這需要處理者有正確的認識,有理性的思考,有恰當的方法,從而避免矛盾沖突升級,避免產生更多的負面反應,進而影響行業的穩定發展。在筆者看來,應該一分為二看待“吸煙與控煙”問題,一方面當前抓禁控煙特別是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是大勢所趨之事,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另一方面,吸煙又有著現實需求,尤其是正處于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活和工作壓力巨大,對許多年青人來說,生活和工作都不容易,精神壓力大,于是他們習慣選擇抽煙作為緩解精神壓力的首選方式。現階段乃至將來更長時間內,卷煙需求依然存在而且必將長期存在,煙民需求這是客觀現實,無法改變。那么如何調和“吸煙與控煙”矛盾體,如何既做到尊重吸煙者的需求,又能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呢?必須做到吸煙貴在“文明”,控煙重在“理性”,唯有將兩者有機融合,才能取得滿意效果。
一、吸煙貴在“文明”
無論是政府相關部門,還是有關控煙組織要想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首先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要想廣大公民特別是煙民加大公共場所禁控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千方百計地引導煙民切實做到文明吸煙。也就是讓煙民意識到“吸煙”雖是個人愛好和自由,但是公共場所不是煙民私家場所,公民個人行為在公共場所必須受到法律法規、道德規范以及相關的公俗良序約束。在法治日益健全的社會里,公民擁有高度的個人自由,但是個人自由必須服從于大眾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這一點毫無疑問,不可討價還價。因此在公共場所煙民吸煙的“個人自由”是應該受到限制和約束的,不可能無拘無束,肆意放大。
煙民吸煙必須做到“文明”,即自覺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不吸煙的他人面前肆無忌憚吸煙,不在小孩面前吸煙。要想做到這一點,煙民必須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加強個人自身素養修煉,加強吸煙行為的控制和約束。在公共場所自覺不吸煙,即使煙癮復發也必須尋找吸煙室,去吸煙室吸煙。再者文明吸煙還要做到不隨意亂扔煙頭,灑落煙灰。這看似小事其實也反映出吸煙者的文明素養,文明之舉。亂扔煙頭易引發火災,造成財產乃至人身安全隱患,亂灑煙灰,是不講究衛生的一種表現。這與現代文明社會,高素養大眾潮流格格不入,作為吸煙者不僅要認識到這一點,更要自覺做到這一點。吸煙貴在“文明”,煙民要讓自己在吸煙過程中的一舉一動都彰顯文明素養,包含“文明元素”,做到“文明形象”,真真切切地把吸煙當做是煙民的一種“文明行為”的展示,一種自我形象的反映。
二、控煙重在“理性”
筆者認為“控煙”需理智,特別要防止在控煙過程中出現“三化”不正常現象,即防止片面化、絕對化、擴大化、要做到理性。這是因為吸煙在中國有著數百年的歷史,還存在著客觀的市場需求,這就決定了煙草控制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工作,不是簡單說禁止了之。方法簡單,手段粗暴地控制煙草,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吸煙是煙民的剛性消費需求,暫時還找不到可替代物品。因此短期乃至更長時期內,廣大煙民不吸煙是不可能的。一直以來不少控煙人士對煙草行業看法比較片面,總認為煙草行業什么事情都是錯的,甚至連煙草贊助希望工程也有人說事。更有甚者,總認為咱們國家控煙為何進展緩慢。其實控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控煙也要依法進行。其實允許煙草業的正常、有序穩定發展對國家和公民都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為什么這么說?“利民”毫無疑問是滿足了煙民需求,服務了社會,防止煙民出現怨聲載道情緒。“利國”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滿足煙民需求,維護社會穩定;二是煙草煙的穩定發展每年都為國家上繳數以千萬億稅收,很好地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同時煙草在濟貧救困、賑災助學等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現,這是都是難得的,展示了社會積極的正能量。為此控煙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禁了之,要理性,當下重點應該抓好一切室內外的公共場所,如學校、醫院、婦幼院、幼兒園、公園、候車室、飛機、公共汽車等場所的控煙工作,做到“理性”為先。公共場所的管理部門要積極履行相關職責,加大宣傳和監督,加大引導和勸誡,而不是簡單的罰款。
吸煙與控煙,迫切需要科學合理對待。引導吸煙者在吸煙時貴在“文明”,同時作為管理者要做到控煙重在“理性”,將“文明”吸煙與理性控煙兩者有機結合,有效防止矛盾激化,達到完美和諧,兩廂情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