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后一抹夕陽滑過茨荸弄老街修繕一新的馬頭墻檐角,沿街店鋪門口那一盞盞古樸的銅燈便次第亮起,柔和的光暈在青石板路上暈染開來,仿佛為老街披上了一襲暖金色的薄紗。白日里沉淀著時光刻痕的街巷,瞬間被賦予了不同的生命韻律。街角那家經營多年的“老周雜貨”,櫥窗在銅燈光映下格外透亮,精心擺放的物件在光暈中低語著悄然改變的故事,宛如一顆被細心擦拭的舊時明珠,重新鑲嵌在這條蘇醒的街巷畫卷里。
“茨荸弄”,這名字是老街坊們共同的記憶烙印。提起它,周君眼中便漾起微光:“早年間,這里茨菇(荸薺)多,水路也便當,買賣人聚著聚著就成了市。后來啊,水路不興了,街也就慢慢靜了。”他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陪伴多年的舊柜臺,“以前開門早,關門也早,賣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左鄰右舍圖個方便。再往后,年輕人少了,天一黑,街上就剩影子陪著路燈,生意也淡得沒味兒了。”
改變,始于茨荸弄老街的精心“梳妝”。斑駁的墻面被細心修補,雜亂的管線悄然隱入地下,飛檐翹角掛上了新制的銅燈。當改造后的老街在夜色中璀璨亮相,久違的人氣也隨之回歸。晚飯后結伴散步的居民,舉著手機尋找最佳角度的年輕人,特意來看看老街新模樣的銀發街坊,還有住在附近被燈光吸引而來的人們……沉寂多年的街巷,重新被腳步、笑語和快門聲填滿。這份家門口的熱鬧,讓守著老店的周君心里又暖又急——他那按了幾十年“老黃歷”經營的法子,似乎接不住這銅燈下涌動的“新流量”。
銅燈照亮的“新場次”
就在周君看著門外熙攘人群犯愁時,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煙草專賣局(全文簡稱“貴溪煙草”)的客戶經理江開亮帶著對“夜經濟”的觀察走進了小店。“江經理點醒我,”周君回憶道,“他說,現在晚上來老街的,都是咱們街坊鄰居和附近的人,他們出來散步、看景、拍照,也愿意歇歇腳、聊聊天、買點有意思的、用得上的東西。”這話像把鑰匙,打開了周君的思路。她不再想著大包大攬,開始琢磨“小店”如何在老街的“深夜劇本”里演好自己的角色。
圖為客戶經理江開亮指導周君進行改造
第一步,她把打烊時間從傍晚推到了夜深。那盞懸掛在“老周雜貨”門楣上的舊銅燈被擦得锃亮,暖黃的光暈在夜色中成為醒目的路標。店里面貌也煥然一新:臨街的大玻璃窗擦得透亮,里面不再是塞得滿滿當當的日雜堆頭,而是錯落有致地擺放著本地的特色產品、還有用傳統藍印花布包裹的“老街記憶”小食盒。店門口,她擺上幾張小凳,中間放一個木制小茶幾,再點一盞同款的復古小銅燈。這方小小的天地,立刻成了散步老人歇腳聊天、年輕人拍照打卡的熱門角落。“真沒想到,晚上七八點后,反倒成了我一天里最忙活、最熱鬧的辰光。”周君笑著說,這銅燈下的“晚場戲”,唱出了全天生意的大半壁江山。
“鄰里味道”里的生意經
如何讓這些晚上來老街的街坊鄰居和年輕人,愿意走進來、坐得住、還想帶點走?周君動起了“老底子”的心思。她尋訪熟悉的本地作坊,把古法釀造的醬油、香醋裝進精致的小瓶,貼上“茨荸弄·老味道”的標簽;精心挑選附近農家自曬的筍干、梅干菜、新榨的山茶油,組合成“山野本味”小包;還定制了一批外表為小巧陶罐的貴溪捺菜,一罐罐擺在柜子上。江開亮經理幫著參謀,設計了幾款貼心組合:“暖心茶點包”適合散步時解饞,“老街雅趣盒”裝著文創小物,“家常滋味籃”則是實用好料。“大家伙兒挺喜歡,特別是來看老街的老人,說買回去給孫子講講老街故事;年輕人也愛買些小東西當拍照道具,或者帶回去做伴手小禮。”周君的語氣里,是實實在在的滿足。
融入老街的“夜舞臺”
茨荸弄老街的夜,遠不止買賣。當中心廣場的夜市亮起彩燈,或是社區組織起小型的露天電影、曲藝表演,人氣便達到頂峰。周君也琢磨著如何讓自己的小店更好地融入這熱鬧的“夜舞臺”。她和幾家同樣煥發新生的老店店主一合計,推出了“銅燈夜行記”集章小卡。在周君店里買點小食或文創,就能蓋上一個特制的、刻著老街風物的小銅燈印章。集滿幾個不同的印章,可以去街尾的老茶館免費換杯清茶,或者到糕點鋪子領一塊傳統米糕。這小小的互動,像一條無形的線,串起了老街的夜晚,也串起了街坊鄰里的興致。
最讓老街坊們覺得新鮮的,是周君偶爾在店門口支起的小桌板。銅燈的光線下,她架起手機,屏幕亮起。“街坊鄰居們,還有新來的朋友們,看看咱們茨荸弄的夜,多安逸!這是我店里新到的‘聽竹’茶,配這夜色正好……”周君不太熟練但充滿熱情地在鏡頭前介紹著,畫面掃過流光溢彩的街巷、休憩談笑的老人、拍照嬉鬧的年輕人,也記錄著這家小店的悄然蛻變。周五或周六的晚上,興致來了,她會邀請會唱幾句地方小調的老鄰居,在店門口清唱一段。咿咿呀呀帶著鄉音的曲調,伴著裊裊茶香,總能自然而然地聚攏一圈人,或輕聲應和,或微笑聆聽,或舉起手機記錄這份流淌在夜色里的溫情。線上的點滴分享,線下的真實體驗,周君的小店,成了茨荸弄夜生活中一個生動而溫暖的注腳。
圖為改造后小店門口的景象
如今的茨荸弄老街,像“老周雜貨”這樣被銅燈點亮的店鋪漸次增多。精心打理的櫥窗、飄散的食物香氣、店主們熟稔的招呼聲,穩穩地承接著這屬于本地社區的夜間活力。夜色漸深,銅燈的光暈溫柔地籠罩著青石板路,也映照著周君們的身影。他們不再僅僅是守店人,而是成了這場老街“深夜劇本”的參與者與書寫者。借著這一盞盞銅燈的光,他們將沉淀的鄰里溫情與老街的新生脈搏巧妙編織,讓這口名為“茨荸弄”的“老鍋”,在每一個夜晚,都持續煨燉著屬于家門口的、熨帖人心的煙火氣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