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萬物復蘇,農機的轟鳴聲回響在湖湘大地上,深耕機、起壟施肥機、覆膜機、移栽機往返穿梭于煙田中,交織成一幅美麗的春耕圖。
2022年以來,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農田、農藝、農機、農服“四位一體”,探索構建丘陵煙區全程機械化生產系統,煙葉生產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覆蓋面逐步擴大。
圖為湖南煙草研發的移栽機等適用農機,深受煙農好評
煙田宜機化
——暢通農機入田最后一公里
在郴州市桂陽縣仁義鎮,萬畝高標準煙田一眼望不到邊。整齊的壟體千畝成一線,筆直的機耕道縱橫交錯,便捷的入田坡道連通著相鄰地塊。
“你們看,這片煙田宜機化整治后,農機跑起來更方便了,以后移栽機、采收機都能在我們這里推廣,到時種煙就更輕松了?!睙熮r劉曲曲站在田間,憧憬著百里煙海煙葉搖曳的收獲場景。
長久以來,丘陵煙區地塊細碎散亂、高低不平、坡陡埂多,一直是“牛進得去、鐵牛進不去”。為打通農機作業堵點,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煙田保護、建設兩手抓,為煙葉生產機械化掃平“絆腳石”。
2021年,湖南煙區完成221萬畝基本煙田落地到戶、上圖入庫。通過建立數字化煙田,煙農只需同村委會明確農田面積,不再限定丘塊位置和田埂界限,助力去埂并田、土地流轉,為機械化作業奠定基礎。
同時,大力推進高標準煙田建設,采取“按圖放樣、剝離表土、推平壓實、修筑田埂、回填耕作層”五步法推進土地平整,推動地塊小并大、短并長、彎變直、坡變緩,實現煙田互聯互通、農機暢通無阻。目前,全省已完成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65.29萬畝。
農藝標準化
——找準農機農藝融合對接點
煙葉生產不同區域農藝標準多樣,導致農機普適性不足,亟待圍繞機械化作業,進行農藝技術集成、作業場景重構、區域標準統一,以農藝標準化帶動作業機械化。
按照國家局統一部署,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聯合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安徽等省級煙草專賣局(公司),編制《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技術規程》,統一各環節宜機化農藝標準,為農機設計研發、改進優化、選型配置提供指南。
《規程》提升了農藝流程連貫性、合理性和普適性,既保障煙葉產量質量和風格特點,又滿足機械研發設計和客觀狀況。比如,在育苗環節,統一采用200孔漂浮盤,明確每穴播一粒包衣種子,便于播種機定型的同時,還省掉了間苗用工;在備耕環節,將起壟、打塘、施肥3個環節整合為1個環節,通過配套一體作業農機實現起壟施肥同步作業。
農機本土化
——提升裝備研發選配適配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破解“機不好用”“無機可用”難題,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引進推廣和自主研發雙輪驅動,著力提升農機對湖南丘陵煙區的適配性。
在適用農機選配推廣上,建立“煙草主導、用戶主體”的農機選配模式。2022年6月,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組織召開東南武夷南嶺丘陵作業區農機“賽馬選型”現場會,專家們從農機安全性能、行駛操控性能等方面,對38臺農機進行現場測評,為農機采購提供參考。
在關鍵環節農機研發上,構建“工作室+科研院所+農機企業”模式,產學研協同推進農機研發攻關。近年來,先后開展起壟施肥一體機、履帶式螺旋培土機、覆膜機、移栽機、采收機和自動編煙機研發,目前部分農機已投入使用,深受煙農好評。
“以前農機起壟后,打塘、施肥都要靠人力,一天下來,人累得腰酸背痛?,F在用上了煙草公司研發的起壟施肥一體機,不僅作業效率高,施肥也更均勻,真是又好又快。”嘗到輕松種煙的“甜頭”后,長沙市瀏陽市官渡鎮煙農周柏友對農機大加贊賞。
農服社會化
——打造煙葉機械作業主力軍
農機只有在田里跑起來,才能形成生產力。
以示范縣為平臺,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建立“煙草引導,煙農專業合作社主體,種煙大戶、家庭農場、農機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讓農機真正成為煙農輕松種煙的“好幫手”。
桂陽縣是行業首批農機農藝融合示范縣,也是湖南最大的產煙縣。在縣煙草公司引導下,桂陽鴻運合作社積極對接煙農需求,為煙農提供“保姆式”全托管、“菜單式”多環節托管和“點單式”單環節托管等農機服務。
同時,該合作社依托本地農機供應商、大農業農機維修網絡,打造農機服務4S店,為農機提供便捷高效的維修服務,確保農機發揮長久效益。
“通過合作社的‘農機通’APP,農機租賃供需雙方可通過平臺自動篩選適配,并在線上簽訂合同,實現信息多跑路、農機多干活、煙農得實惠?!惫痍柨h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侯建林介紹說。
煙葉生產機械化是推進規模化種植的必然要求,是助力煙農減工降本的有效途徑。湖南煙區將加快推進“農田、農藝、農機、農服”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煙葉生產機械化水平,助力煙區農業現代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