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品德村烘烤工場里的光伏烤房 /黃虎 攝
近年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致力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煙草農業格局,讓云南煙區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當下,云南煙區煙葉烘烤正如火如荼。讓我們把視野聚焦在這個火熱的季節,看云南煙區如何推動綠色低碳烘烤,擦亮煙草這片“金葉子”的綠色底色。
曲靖
光伏烤房,煙農新的“聚寶盆”
金雞峰叢環繞下的煙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品德村煙農陳永波正在煙田里采收煙葉。得益于高標準煙田建設,他家的煙葉品質相當不錯,如今只剩下一件大事——把煙烤好。
俗話說:“苗是金、管是銀,烘烤才是聚寶盆。”種了一輩子煙的陳永波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早早申請了品德烘烤工場的新能源烤房使用名額,煙葉剛一采完,就被拉到烘烤工場,編煙、掛桿、烘烤,一氣呵成,不烤出好煙誓不罷休。
羅平縣品德烘烤工場,是曲靖市局(公司)全力打造的現代化烘烤場所。工場占地面積12畝,建有100%去煤化全清潔能源烤房49座,為附近3個自然村1000畝煙田提供專業化烘烤服務。
新能源烤房在云南煙區不算新鮮,陳永波這幾年一直都在使用。可今年一來到烘烤工場,他就發現烤房跟以前見過的不太一樣:每一座烤房頂端都鋪上了太陽能板。
“這叫光伏烤房,用太陽能發電,更加環保、更加節約,還不怕停電。”工場的烘烤技師告訴他。
陳永波繞著光伏烤房走了兩圈,連連感慨:“我種了一輩子的煙,最早烘烤還是土烤房,用的柴禾;后來用煤、用生物質燃料,這兩年又用電;現在,烤房自己都能發電,真是想不到!”
曲靖是云南重要煙區之一,年均種植煙葉120萬畝,在用各類型烤房12萬余座,其中密集烤房3.3萬余座,目前大多數仍以燃煤作為主要供熱能源。
針對烘烤燃料清潔化目標,曲靖市局(公司)在羅平、馬龍等地部署光熱、光電、天然氣、熱泵、電陶、電磁和生物質等多種清潔能源烤房,積極探索清潔能源烤房發展方向,同時開展燃煤烤房“去煤化”專項行動,對燃煤密集烤房進行以生物質、電能為主的清潔化燃料改造。
“今年煙草公司在綠色烘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建了一批新能源烤房,改造了一批老烤房,對我們村煙葉質量的提升、人居環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品德村監委會主任王建洪說。
據統計,截至目前,曲靖市局(公司)完成“去煤化”改造烤房2573座,年均替代燃煤約8748.2噸,減少碳排放約4186.66噸;清潔能源密集烤房數量達到13395座,占全市密集烤房數量的40.59%,年均減少碳排放21795.67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德宏
天然氣烘烤,這個烤房“很低碳”
這里是位于祖國邊陲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
碧綠的煙田里,云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的天然氣烤房群格外顯眼,紅色屋頂在陽光照耀下,恰如點綴在綠毯上的一顆顆紅寶石。
德宏州的煙葉烘烤集中在每年的4至6月,每年這個時節便有身穿民族服飾的煙農陸續前來烤煙。在烤房前的空地上,停著一輛七八米長的天然氣運輸車,一根輸氣管道將氣罐和烤房連接起來。
近年來,云南香料煙公司始終堅持走清潔烘烤路線,努力打造綠色煙葉名片,在大力推廣生物質燃料烤房的同時,通過多年探索、循序漸進,逐步構筑形成以生物質燃料烘烤為基礎、天然氣烘烤為補充、電能烘烤為儲備的清潔烘烤格局。
在新能源烤房遍地開花的云南煙區,天然氣烤房顯得頗為獨特。比起生物質燃料和電能,天然氣烘烤有什么獨特的優勢呢?
“天然氣烘烤有兩個優勢,”云南香料煙公司烘烤管理員項巖所保說,“第一,天然氣烤房的建設和改造成本更低。新建電烤房需要11~12萬元,天然氣烤房只需一半左右資金;將舊烤房改造成電烤房,至少要2萬元,而改造成天然氣烤房,僅需三分之一左右資金。”
項巖所保來到一座天然氣烤房前,拉開裝煙室大門,一桿桿黃澄澄的煙葉整齊排列,煙香撲鼻。他接著說:“第二,在德宏煙葉生長期早,烘烤季恰好與枯水期重疊,電力保障難度較大,而天然氣不受季節影響,還能充分保障煙葉烘烤質量。”
“當然,天然氣烘烤也有不足的地方,一來管道氣覆蓋范圍有限,非管道氣價格不穩定,二來設備需要天然氣專業技術人員維護,所以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清潔烘烤的主力還是生物質燃料。”項巖所保說。
據介紹,云南香料煙公司2023年共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烤房6221座,清潔烘烤占比96.8%,居云南省首位。使用清潔能源烘烤煙葉,控溫精準、過程清潔、烤后煙葉鮮亮,綜合損失率在5%以內。
經委托相關單位檢測,與燃煤相比,天然氣烘烤可降低煙塵排放80%、降低氮氧化物排放80%,并實現二氧化硫零排放;生物質燃料烘烤每年可減少用煤量3萬噸,低碳烘烤已逐步成為云南香料煙公司的一張名片。
德宏州芒市的天然氣烤房正在進行烘烤作業 /羅釗 攝
“以補代建”
吹響電烤房建設“集結號”
美麗的星云湖煙波依依、水光瀲滟,猶如一顆明珠點綴大地,滋養著一方眾生。坐落在星云湖畔的玉溪市江川區寧海街道海滸社區,此時正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煙農們在煙田里采收鮮葉,沿湖路上,滿載鮮煙葉的三輪車一輛接一輛,拖拉機突突突的轟鳴聲不絕于耳。
今年,這些鮮煙葉有了新去處。海滸社區新建的20座電烤房投入使用,煙農們在自家門口就可以享受環保、方便、便宜的烘烤服務。
“電烤房好,跟老烤房比起來,省錢又省工,我們村里的煙農都盼著能多建幾座,就是成本太高了,輕易建不起。今年海滸能建這么多電烤房,多虧了‘以補代建’政策。”海滸社區煙農宋有留激動地說。
電烤房“以補代建”,是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實施,政府相關投資公司、村委會籌資新建的集群電烤房,煙草公司從煙葉生產產前投入中給予煙農定額烘烤補貼。
“以補代建”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多渠道發力,更好地補齊煙葉綠色低碳烘烤短板,推進了煙葉烘烤方式轉型升級,是云南省局(公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統計,今年全省共安排“以補代建”電能烤房6939座,其中楚雄州3000座、玉溪市2974座,大理、文山、紅河、昆明、保山等州市也展開了試點。
云南省局(公司)積極動員各試點州、市局(公司),努力爭取地方政府支持,通過整合生態環境、鄉村振興、農機購置、農網改造等涉農項目,統籌規劃,由玉溪市、楚雄州公司牽頭研究制定試點烤房規劃布局、資金籌集、建設管理、技術培訓、投入兌現及監管等實施細則,合力推進電烤房建設。目前,各試點州、市“以補代建”電烤房均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2023年煙葉烘烤的綠色化水平。
“開展電能烤房‘以補代建’,是加快破解現有密集烘烤能力難以有效支撐煙葉‘三穩’、綠色低碳烘烤現狀難以有效支撐煙葉高質量發展、當前煙基投入政策難以有效支撐煙葉綠色低碳烘烤快速實現等,事關煙葉高質量發展重大問題的積極探索,有助于整合各方涉農項目和資金,多渠道發力推進綠色低碳烘烤,推動‘雙碳’戰略落地見效。”云南省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李光林說。
光伏烤房、天然氣烘烤、“以補代建”……這個收獲季,云南煙區烤出了“致富金葉”,也守住了發展的底色,正向著更加綠色、更高質量的道路闊步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