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閩北煙田,一片繁忙景象。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莒口鎮后山村煙田里,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煙農黃榮富正忙著指導社員科學采收成熟煙葉。
▲陳熙徽(左一)、黃榮富(左二)、呂興旺(中)、范德發(右一)、徐榮華(右二)
去年11月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的黃榮富,談及“勞模”這一榮譽難掩心中的激動:“能當選全國勞動模范,我感到非常榮幸!現在,他們都喊我‘勞模’,我特別喜歡這個稱呼,因為對于我們這些普通勞動者來說,這是最高榮譽了!”
“干一行愛一行,我就愿意扎根田地”
黃榮富1968年出生,初中畢業后選擇在家務農。
“那時候,耕地大都靠牛,起早貪黑,一天下來也就勉強弄個三四畝。村里生產隊有臺拖拉機,一天能耕十幾畝,我心里可羨慕哩!我當時就打定主意,要早點用上農用機械,讓干農活的人少受點累。”黃榮富清晰記得當時種田的情況。
1994年,在黃榮富多次爭取下,家里賣了幾頭豬,給他買了第一部農用機械——拖拉機。除了自用外,黃榮富還用這臺拖拉機為周邊農戶提供機耕服務。
2007年,黃榮富在村內率先開始種煙。為種好煙葉并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肯吃苦、頭腦活、善鉆研的黃榮富一邊向煙技員學習種植技術,一邊毫無保留地把經驗技術分享給周邊煙農。
后來,煙草行業大力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加大煙基建設投入力度,機耕路逐年延伸拓展,大型機械替代了原始的人力牛耕。一直追逐夢想的黃榮富抓住機遇,牽頭成立了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負責日常經營管理。
那幾年,他經常晨曦初露就出門,夕陽落山后還要借著月光再趕點活兒。用黃榮富的話來說,“這日子甭提多充實了”。
“我種煙十多年了,這些年煙田里深耕、起壟等農活都是黃榮富給我提供專業化服務。無論是稻田機械插秧還是煙田整地起壟,他的技術都是數一數二的,而且服務好、隨叫隨到。”莒口鎮渭洲村煙農魏智友介紹說。
莒口鎮副鎮長李祖金告訴筆者,黃榮富勤勞踏實,服務專業周到,目前他的合作社農機服務范圍除了周邊鄉鎮,已經輻射到順昌、浦城、松溪、武夷山等地。
“我種田有37年了,從事農機服務事業也近30年了。干一行愛一行,我就愿意扎根田地!”黃榮富說,正如魚兒離不開水、農作物離不開土壤,他這輩子注定離不開田地。
“政府和煙草公司的政策扶持一直是我發展依靠的大樹”
走進黃榮富的辦公室,抬眼望去,墻上掛著各種獎牌——“全國農機合作示范社”“南平市人大代表”“福建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如果不是種植煙葉,如果沒有煙草行業的政策支持,我哪能有今天的成績!”黃榮富說道。
“聽說您這些年每年都種70多畝煙葉,還擔任理事長負責合作社大小事務,能忙過來嗎?”筆者問道。
“自從成立了合作社,農機服務的活也多了,除了逢年過節休息幾天,其他時間基本天天都在田里。”黃榮富說,家人也經常勸他多休息,但相比輕松舒適的生活,他更喜歡一頭扎在田里忙活。
如今的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各類農業機械208臺,還建設了機庫房、烘干房等設施設備,功能齊全,服務能力強。
合作社的不斷壯大,為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數據顯示,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累計服務農戶1611戶次,合作社社員年均增收3萬余元,既減輕了農戶耕種的勞動強度,又讓社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2020年,黃榮富種植37畝煙葉、120畝水稻,加上開展農機作業服務,實現收入55萬元。他所在的莒口鎮煙農戶均種煙年收入12.4萬元。
富裕起來的黃榮富并沒有忘記周邊的父老鄉親們。
在帶領合作社發展的同時,黃榮富主動開展技能培訓和結對幫扶工作。多年來,他依托合作社資源,累計培訓周邊群眾980人次,先后培養出130名全區知名的種田能手和農機操作能手,幫扶19戶困難群眾實現增收,助力5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黃榮富為人熱情樸實,他的合作社管理規范、運行順暢。”莒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詹國鳴說,黃榮富不僅積極幫扶困難群眾,對公益事業也十分熱心。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黃榮富代表合作社第一時間向建陽區紅十字會捐贈5000公斤大米。
此外,對困難群眾,黃榮富還經常免收或少收機械化服務費用,多年來僅免收的費用就有十多萬元。
“背靠大樹好乘涼。政府和煙草公司的政策扶持一直是我發展依靠的大樹,我也要做一棵樹,讓周邊有需要的群眾都來‘乘涼’,這樣我的人生才更有意義!”黃榮富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