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軍在整理毛竹。余澤來攝
“我收購毛竹,不僅是為了自己增加收入,更是為了將留守老人種的毛竹賣出去,增加他們的收入。”談及販賣毛竹,方華軍解釋道。
方華軍是華軍百貨店店主,該店位于安徽省霍山縣諸佛庵鎮俊卿社區塘埂組,周圍群山環繞,毛竹資源十分豐富。然而,因很多青壯年村民常年離家外出務工,造成毛竹無人砍伐,不能為留守老人增加收入。一次偶然的機會,方華軍決定銷售毛竹。
2014年的一天下午,一位中年男子走進華軍百貨店內,購買了一瓶飲料后,坐在店內的椅子上與方華軍攀談起來。原來,該男子姓吳,在六安市經營一家生產竹制品的工廠,聽別人介紹諸佛庵鎮轄區盛產毛竹,特來考察采購。通過幾天實地考察,他感嘆該地雖然毛竹資源豐富,但缺少常年從事毛竹代收的商販,讓附近村民空守金山銀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方華軍當時就決定自己販賣毛竹,解決村民銷售無門的難題。于是,他在辦理相關手續后,與吳老板就所需毛竹尺寸、價格等進行反復商談,收取了一些押金,開始販賣毛竹。
起初,為人本分的方華軍代收毛竹過程中吃過幾次虧,但也豐富了他的閱歷,拓寬了他的眼界,讓他琢磨出不少經營之道。
“販賣毛竹與經營店鋪一樣,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經營方式。”方華軍說道。在毛竹銷售渠道上,原先他在店鋪旁豎立了一塊“代收毛竹”告示牌,等待購買毛竹的老板主動聯系他。一段時間后,他主動出擊,到附近縣市的毛竹制品工廠、建筑工地等場所推銷毛竹,擴大毛竹售賣范圍;在毛竹收購上,原先他接到代收生意后,到村民家逐戶通知,告知收購的尺寸、價格等信息。隨后,他發現很多村民年齡偏大、知識水平低,導致收購期限到了,但毛竹收購量出現短缺,部分毛竹尺寸也不符合要求。于是,他改變收購策略,由雙方根據竹林的面積、年均成林量、長勢等情況,簽訂承包合同,約定竹林砍伐的最低毛竹密度,方華軍按年給予其承包費用,并負責毛竹砍伐運輸等一系列操作。這樣一下子就解決了毛竹砍伐量及標準不足的難題。
“其實,我幫助村民增加了收入,也是幫助我自己。自從村民收入增加后,他們來店鋪購買商品的數量多了,消費檔次也提高了不少。”方華軍笑著說。
近年來,方華軍更是與時俱進,做起了微商,不僅在網上推廣毛竹業務,更是在網上銷售起冬竹筍、土雞蛋、土蜂蜜、野生葛粉、山芋絲等農家特產,為自己和村民拓寬了致富渠道,增加了收入。
“竹林密度大了要砍伐,這樣毛竹才能長得粗壯,做生意也是如此,要不時調整,才能越做越旺。”方華軍深有感觸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