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南屋脊到石漠旱地,從巍巍武陵到浩浩洞庭,廣袤的三湘大地上,無數駐村隊員、黨員干部,扎根貧困山村,以熱血鑄忠誠,以生命赴使命。
“把最能打仗的精兵強將挑選出來,選派到扶貧一線去。”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湖南2.1萬支工作隊、5.6萬名干部駐村幫扶,60余萬名黨員干部與170萬戶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實現所有貧困村駐村幫扶全覆蓋、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
2019年2月11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杜家毫、許達哲、李微微、烏蘭等20名省級領導,分赴鳳凰、麻陽、邵陽、漣源等20個貧困縣市,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面對面傾聽群眾呼聲,幫助當地找準工作著力點,解決扶貧領域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這場偉大的戰斗中,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領頭雁”的作用,帶領廣大群眾,攻克一座座貧困堡壘,解決一道道發展難題。
“鄉村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村級黨組織書記是脫貧攻堅的‘尖刀排長’。”譚澤勇辭去縣煙草公司的工作,回麻陽楠木橋村,從村委會主任到村支書,把一個窮村建成了市級小康示范村。他打破地域界限,大膽探索由5個村黨支部、276名黨員參與的“連村聯創、抱團攻堅”黨建引領扶貧新模式,合力建設扶貧產業園,帶領群眾一起脫貧奔小康。
“一村富,小幸福,村村富,大幸福。”麻陽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李衛林說,苗鄉山村的脫貧攻堅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省委書記許達哲先后多次到楠木橋村考察,充分肯定“連村聯創”經驗,要求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團結帶領廣大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
每天直播到凌晨零點,平均每月直播40余場,抖音平臺帶貨額半年多時間達到1500萬元,位居茶主播前列。這是網紅縣長陳燦平的帶貨成績單。
2月11日晚,陳燦平作為脫貧攻堅代表登上中央電視總臺春晚。他掛職安化縣委常委、副縣長期間,開設“陳縣長說安化”抖音號,為安化黑茶的推廣打開新途徑,被譽為抖音第一網紅縣長。
坐著輪椅全國各地跑客戶,冒著酷暑和濕寒在車間里日夜加班趕訂單。輪椅上的城步姑娘楊淑亭,永遠笑容燦爛,就像她的網名:“小四輪上的花仙子”。
她通過做電商打開機會之窗,相繼創辦了城步萬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領殘疾人和貧困戶脫貧致富,箱包、仿真花等產品遠銷歐美、中東等地。
把荒山變金山,被老百姓稱為“永不走的扶貧隊長”的茶陵縣劉祖治,10年間植樹造林10萬余畝,以園區、景區產業為依托,建立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機制。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黨員干部和扶貧工作者們忠肝義膽,不怕山高路遠,暖熱了一座座村莊。
一只寬松的拖鞋、一只合腳的皮鞋,在株洲左江村、枧田村等貧困村的山間田野,留下串串一大一小的腳印。因為痛風病腳部腫大,株洲扶貧干部袁桂雄常年腳穿一大一小兩只鞋這樣行走。7年時間,袁桂雄轉戰全市4個幫扶點,在扶貧之路上,留下了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堅實足跡。
“支教奶奶”周秀芬,古稀之年依舊奔走在湘西的大山深處。她舍棄都市的奢華,幾度在湘西支教,捐建希望小學,為貧困山村的孩子們播種希望。
——摘自《三湘都市報企鵝號》原題:《精準扶貧三湘志——湖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