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是激流奔涌的玉曲河,南望是聳入云霄的梅里雪山。走進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碧土鄉碧土村,一條條平坦的硬化道路,串聯起一幢幢漂亮的藏式民居,“喚醒”了一處處靜謐優美的自然景觀,游客們如同暢游畫中。
昌都市左貢縣碧土特色小鎮規劃俯瞰圖。左貢縣鄉村振興局供圖
碧土,在藏語里意為“羊毛飄落的地方”。碧土鄉地處被稱為“地球褶皺”的橫斷山區深處,山高谷深、溝壑縱橫,交通十分不便。
雖然這里是“丙察左”旅游路線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重要地段,但由于以前碧土村的土路坑洼不平,雨雪天泥濘嚴重,導致村民出行難、游客繞道走。
“這幾年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村路、村內道路都修好了,我們的日子也跟著變好了。”碧土村村民阿拉次仁高興地聊著生活的變化,“以前出門靠走,通信靠吼,現在出門可以選擇摩托車、小汽車;以前我們住的是土坯房,現在是兩層小樓;以前外出務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變化緣起自2022年。聚焦鄉土氣息,聚力旅游發展,西藏自治區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協調落實煙草行業援藏項目,科學利用行業援藏資金助力碧土鄉旅游型鄉鎮建設,先后幫助碧土村建設村莊道路8條,實施硬化、美化、綠化、亮化“四化”工程,配套建設人行步道、停車場、給排水等基礎設施,不僅改變了村莊面貌,實現了內通外聯,還把優美的自然景觀串聯了起來。
碧土村村民的新居。旺欽次仁攝
該項目有效融入碧土鄉路網建設總體布局,兼顧“安全性、生態性、民生性、舒適性”四大原則,力求在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的同時,推動助農增收、改善民生。
項目建設過程中,西藏區局(公司)組建專班,對接落實規劃施工各項任務,深入群眾家中走訪調研,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吸納該村閑散勞動力務工。從項目啟動到通車運行,累計帶動施工務工就業152人次,實現群眾增收近300萬元,并通過使用本地建材和機械車輛,促進村集體創收。
一路通則百業興。捕捉到發展機遇,碧土村依托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民俗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村民有的開起藏餐館,有的建了民宿,還依托豐富的林下資源,如蟲草、松茸等開拓土特產市場,發展民族手工藝品,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增收致富。此外,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旅游小鎮項目的投運,鄉村公益崗位的需求持續增加,產生了環衛清潔、道路養護、旅游向導、安保等公益性崗位,帶動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路的建成,使得深藏于大山的美景不再遙遠。
昌都市左貢縣碧土村村莊道路夜景。旺欽次仁攝
“以前,我們的車隊從梅里雪山過來,受限于路況,就不進碧土村了。現在路修好了,不僅能進村賞景,還可以住民宿、吃特產、看夜景。”前來參觀的游客這樣說道。
如今在碧土村,熱情的村民們用簡單的漢語與游客交流,道路兩旁的藏餐館內,香氣四溢,游客們圍坐一堂,品嘗著地道的藏餐,暢談著各自的旅行經歷和感受;廣場上,村民與游客手拉手跳著鍋莊舞,笑靨如花;每當夜幕降臨,一排排太陽能路燈亮起,照亮了村民休憩出行的“民生路”、游人休閑觀光的“幸福路”,點燃了黨群攜手推進鄉村振興的熱情。
吃住都有著落了,怎樣才能讓游客玩得盡興呢?西藏區局(公司)通過實地考察、反復論證,引導該村開發特色美食,規劃徒步游路線,增添民俗風情體驗項目等,吸引了不少游客。“2023年,依托旅游產業,碧土村群眾人均年增收2.7萬元。”碧土鄉黨委書記時平說道。
碧土村村民們在一起聚餐。旺欽次仁攝
一張村莊路網,串起一路風景,帶動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條條“民生路”“致富路”,串起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夢想。展望未來,交通與產業深度融合,生態與人文交相輝映的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碧土村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西藏區局(公司)黨委緊緊圍繞西藏“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總要求,堅持“雪域陽光”黨建品牌創建與“家國情懷”企業文化建設融合推進,扎實做好新時代新階段行業援藏項目建設和成果拓展工作,通過基建“強基”、產業“興村”,助力打造更多像碧土村這樣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