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老麥鄉太和村積極探索閑置資源利用,通過盤活閑置資產,壯大村集體經濟,豐富鄉村產業形態,激發鄉村內在活力。
太和村電烤房群(9月29日攝)。郭康 攝
太和村曾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了一個養殖場,然而到了2022年,由于市場的波動,養殖場不得不關閉閑置。2024年,太和村閑置的養殖場迎來了電能烤房改建項目的契機,村委會牽頭通過村里自籌、煙草補助、政府補貼等渠道籌集了資金,在養殖場的基礎上改造建設了80座電烤房,烘烤量可以輻射周邊6個種煙行政村。
“今年4月我們就開始了養殖場的改造,電烤房建設之后,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為周邊農戶提供了更多就近務工的機會,同時解決了種煙農戶用工難的問題,也讓更多農戶愿意流轉電烤房周邊土地種植烤煙,讓大家多了一份土地租金收入。如今電烤房投入使用,配備專業烘烤師傅,烘烤技術、煙葉品質都得到了保障。”太和村黨總支書記張朝永說道。
站外分級點現場 (9月29日攝)。郭康 攝
施甸善云烤煙專業合作社老麥鄉服務部經理李玉軍介紹,依托太和村電烤房的建設,老麥鄉大平地站外分級集中點就設立在電烤房群的對面,讓周邊煙農實現“采、烤、分級一體化”。今年以來,施甸縣以“示范帶動、試點先行”為原則,以煙草主導、種植者自愿、合作社站外集中分級、村委會集中運輸、代表交售,合作社組織實施站外集中分級,村委會組建專業運輸隊集中運輸煙葉,村、組組織種植者推選售煙代表,售煙代表持證隨車同行,組織集中交售煙葉。烤煙收購“站外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售”方式,化解了煙農交煙難題,節約了時間和勞力成本,保障了煙農權益,為煙農帶來了便利。
下一步,太和村將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借助電烤房的優勢,計劃建設烤煙育苗點,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效益最大化,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