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別山深處的黃柏村,如今正以梅花鹿的呦呦清鳴,奏響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走進這座被群山環抱的村落,70余只梅花鹿在碧草如茵的養殖場里追逐嬉戲,與漫山茶園、柏油村道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
“養鹿年入十萬,還能侍奉雙親,這日子比在外漂泊強多了!”33歲的杜奎邊給梅花鹿添置飼料邊感慨。這位曾在外打拼的游子,兩年前帶著特種養殖技術返鄉創業,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不僅建起全縣首個規范化梅花鹿養殖基地,更帶動鄉鄰蹚出一條“鹿”力同心的致富路。如今養殖場存欄量已達87只,今年新生的6只幼鹿正茁壯成長。
“每克鹿茸30元的市場價,加上鹿血酒、鹿胎膏等深加工產品,去年光鹿產品就賣了50多萬元。”杜奎撫摸著剛收割的鹿茸笑道。
駐村工作隊副隊長付洪是這場山鄉蝶變的見證者。2021年駐村伊始,這個戴著黑框眼鏡的駐村干部便踏遍全村溝溝坎坎,筆記本上記滿各戶實情。即便在鼻癌術后治療期間,他仍通過視頻會議遠程指導村里工作,協調縣農技專家開展養殖技術培訓。正是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推動“能人回村”工程結出碩果。
在發展梅花鹿養殖產業的同時,黃柏村將原來以家庭式、手工式、作坊式生產為主的山芋粉絲生產單元和茶葉、油茶種植戶組織起來,成立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專業運營,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
去年,他們嘗試通過電商帶貨方式帶動農產品外銷,全年僅山芋粉絲銷售額就達到40萬元,村民實現戶均增收萬余元。如今,山芋粉絲加工已成為黃柏村的主導特色產業。
“2023年,通過發展特色養殖、種植業,黃柏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0萬元,實現了歷史性大跨越。”付洪說,“合作社由村里持股51%,村民抱團入股,實現了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的同時,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還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重點治理垃圾亂倒、臟水亂潑、柴草亂堆、糞土亂放等不文明現象。漫步村中,白墻黛瓦的民居與配備智能健身器材的文化廣場相映成趣,曾經的柴草亂堆處已化作紫薇花徑,村民議事亭里時常傳出討論民宿開發的歡聲笑語。
暮色漸濃,杜奎站在養殖場觀景臺上遠眺:光伏路燈次第點亮蜿蜒村道,茶葉加工廠飄來縷縷清香,幾位老人正踩著廣場舞節奏舒展筋骨。“過去總想著逃離大山,現在才發現綠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他的話語里滿是對未來的期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