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煙草發展數十年,口糧煙是其中一個頗為關鍵的消費用途。可以說,中國煙草的半壁江山都是靠口糧煙撐起的。幾十年來,口糧煙從最初的幾塊到現在的幾十塊,滿足了幾代人的消費需求,也為國家稅利做出了較大貢獻。
那么,你知道各個時期的口糧煙代表嗎?
“經濟”、“合作”牌卷煙
20世紀60年代末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全國近百家煙廠共同生產“經濟”、“合作”牌卷煙,其間這兩個牌號的卷煙包裝,都使用了粗糙的白紙、土紙,有的廠家甚至使用當時稱之為“馬糞紙”的手工粗糙紙張,商標圖案是千篇一律的“麥穗”、“齒輪”、“拖拉機”之類的具有特定歷史特點的圖案。
“牡丹”、“大前門”、“紅雙喜”、“云煙”
中國卷煙工業在歷經曲折,經過20年的艱苦奮斗初步形成以“上、青、天”為代表、為龍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全國各地大小煙廠的紛爭時代。這一時期尤以“上青天”的“大前門”,上海煙廠的“中華”“牡丹”及云南紙煙廠1958年創品牌的甲一級優質烤煙型“云煙”在西部的崛起為代表。“牡丹”、“大前門”、“紅雙喜”、“云煙”成為受大眾喜歡的口糧煙。這一時期的包裝也初步變得精致。
“一云、二貴、三中華”
80年代,云南產煙“云煙”、“紅塔山”,貴州產煙“黃果樹”,上海產煙“中華”、“牡丹”,從品牌到包裝引導中國卷煙消費市場的局面。1988年國務院批準在全國首先放開13種名優卷煙價格,即“云煙”、“紅塔山”、“阿詩瑪”、“紅山茶”、“茶花”、“大重九”、“玉溪”、“恭賀新禧”、“石林”、“中華”、“牡丹”、“紅雙喜”、“人參”。
這一時期的口糧煙也在這些牌號中誕生。“阿詩瑪”、“紅塔山”、“云煙”、“石林”等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卷煙。可以發現,當時的口糧煙以云產煙為主。
“三紅一白”
世紀之初,“三紅一白”即“紅梅、紅河、紅金龍、白沙”成為中國口糧煙的基礎部隊,是當時百萬箱的大品牌,為中式卷煙的品牌規模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紅塔山(軟經典)、白沙(精品)、紅塔山(硬經典)到今天仍然是各自品牌的銷售主力。
“四紅一白”
在2009年前后,中國煙草行業有5個年銷量超過兩百萬箱規模的大品牌,分別是“白沙”、“紅金龍”、“紅塔山”、“紅旗渠”、 “紅河”。
從“三紅一白”到“四紅一白”,“紅梅”退出,“紅塔山”和“紅旗渠”加入。品牌的變化,反映的是企業策略的變化,也反映了市場的選擇。
大單品時期
在2010年后,借助口糧煙市場,新的大單品陸續形成。南京(紅)、云煙(紫)、白沙(精品)、利群(新版)、紅塔山(軟經典)在新的時期繼續陪伴著諸多的消費者。
口糧煙的結構提升時期
2013年左右,云煙(紫)、利群(新版)、芙蓉王(硬黃)、黃鶴樓(軟藍)、玉溪(軟珍品)等大單品成為全國市場上頗受歡迎的口糧煙。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煙草的口糧煙消費結構已經開始小幅度的提升。
細支煙入駐
2015年前后,黃鶴樓(天下名樓)、南京(炫赫門)、“十二釵系列”、入駐,連同上一時期的常規煙一起,成為新一個時期的口糧煙。
這一期時期,細支煙進入口糧煙系列,可以看到大眾對口糧煙的定義、對健康減害的態度都有了新的思考。
口糧煙結構繼續提升時期
2016年后,貴煙(跨越)走進大眾的視線,銷量不斷提升,坐穩了普一類口糧煙的位置。之后,隨著芙蓉王(硬細支)、芙蓉王(硬中支)、天子(金)的加入,這一時期的口糧煙被再度豐富。
從口糧煙的迭代上,可以看到中國煙草浩蕩的進程,中式卷煙波瀾壯闊的發展,看到細支、中支的加入,看到在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歷程中煙草消費的提升。窺一斑而見全豹,小小的一款口糧煙,讓我們看到了厚重的百年中國消費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