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攀枝花日報》報道 9月2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啊喇鄉煙站里,工作人員正忙著給烤煙定級、稱重。
“你家的煙葉分得不純,最好拿回去重新分一下,把下桔3和下桔2分出來賣,下桔3每公斤可以賣13元,下桔2每公斤能賣到21元,如果按雜煙每公斤才4元多,太不劃算了。”預檢區,煙技員王文國邊翻看官房村橋頭間組孫禮會送來的烤煙,邊提出建議。
2015年,仁和區計劃收購優質烤煙4.3萬擔,9月10日仁和區各烤煙鄉鎮全部開秤收購烤煙。
烘烤有方
近年來,烤煙已成為仁和區中高山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為讓煙農增收,黨委政府、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在產前、產中、交售等環節給煙農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啊喇鄉煙站,記者看到收購流程的公示很醒目,以方便煙農交售烤煙。仁和區煙辦主任李維武說,轄區烤煙鄉鎮收購煙葉統一實行“約時定點”方式,既確保烤煙收購秩序,又節省煙農交售烤煙的時間。
“煙葉分類繁雜,按部位可分為上、中、下三類;按顏色又可分為桔黃色、檸檬色、含青色和雜色等;按品質因素、控制因素又有42個級。今年前干后澇的氣候對煙葉質量影響很大,區級相關部門還專門請云南的專家給煙農傳授烘烤方法。”啊喇鄉煙站站長趙友正說。
在平地鎮平地村街子組一個集中烘烤點,記者遇到了拉著一車煙葉前來烘烤的納永壽。他家種了35畝烤煙,從8月26日開始烘烤,現在已烤了11爐。
“今年烤煙剛種下去前期需要水時沒有水,枯死了四五畝,后期不需要太多水時雨水又太多,導致煙葉產量不高。我種烤煙10多年了,有一定烘烤經驗,加上煙葉質量好還有補貼,今年我家的煙葉估計能賣15萬元左右。”納永壽說。
村民納永瓊正在烘烤第八爐煙,她家種了38畝煙,還要烤4爐。她家的烤房前,3名婦女在熟練地分揀煙葉。
納永瓊說:“烤煙是個精細活,只要按技術人員要求操作,就能烤出好煙葉。特別是煙葉分級扎把很關鍵,我專門請了村里有經驗的人來幫忙分揀。”
在平地鎮煙站大廳里,一側的工作人員在忙著為煙農“甩把”定級;另一邊,平地村三家村組煙農陳朝紅正在交售煙葉,煙農通過刷卡、過秤,再刷卡就打印出來一張憑條,顯示他一共交了三個等級的煙,一共是1560元。
煙農起樹金準備把選剩的中微青煙葉丟了。煙技員張文洪上前拉住他說:“中微青煙也能賣,只是今天不收,你拿回去后用袋裝好,捂一個半月,還能以中桔3賣呢,每公斤能多五六塊錢。”
提質補損
平地鎮煙站共有4個煙技員,每個煙技員都有一個責任片區,為該片區煙農提供技術指導。張文洪負責105戶煙農,在他們到煙站交售煙葉時,他都會趕來查看,指導工作人員盡量把煙葉等級分細,促進煙農增收。
2015年,仁和區各烤煙鄉鎮在5月10日前全面完成了移栽工作,全區共有22個村、99個村民小組、1000戶煙農栽種烤煙,共移栽1.54萬畝。為了盡量降低自然災害對煙農造成的損失,仁和區共投保烤煙面積14802畝,參保率96.12%。其中,煙農交納保費118416元,區財政配套59208元。
6月底到7月中旬,仁和區持續高溫,雨量很少,雨熱不同步,近1萬畝煙葉受旱,特別是山地煙受到很大影響,造成煙葉后發晚長,煙葉本身的生理生長受到抑制,田間煙葉內在質量不協調,烘烤難度大。自然災害頻發,6個鄉鎮均有災害發生,主要是冰雹、大風和暴雨,造成田間煙葉絕收和不同程度受損,其中絕收的有296畝,不同程度受災的有1000多畝。
面對各種不利因素,該區繼續強化煙葉田間管理,全面落實大田管理技術,將各環節生產措施落實到位;做好烘烤培訓,提高烘烤水平;做好“采、編、裝、烤”四個環節,做到成熟采收、分類編竿、分區裝爐、科學烘烤,提高煙葉烘烤質量。
“分級扎把”是烤煙采收之后烘烤之前的一個關鍵環節,烤煙質量和純度直接影響到煙農的收益。為此,從大田移栽、田間管理到烘烤環節,都有技術人員指導。特別是在“分級扎把”環節,技術人員進村入戶為煙農提供指導,做到煙葉成熟到田、分類編桿到戶、分級扎把制樣到戶。
針對2015年災害嚴重,仁和區繼續執行烤煙種植補貼、燃煤補貼、保險配套等政策,一手抓田管,一手抓收購,做到快烘烤、早交煙、交好煙,應收盡收,減少煙農損失。同時,做好溝通協調和檢查,平衡收購眼光,調整交煙輪次、交煙密度和時間倒排,加快收購進度;維護煙葉收購秩序,化解交煙矛盾,維護各方利益。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