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意不好做,大概是許多生意人的感慨。而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優勢和先機,各大商家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奇招倍出,當然,這其中絕大多數的商家都能本著誠信經商的原則。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商家在促銷過程中常使用一些損人利己的伎倆來蒙騙無辜的消費者從而謀取私利。這些手段包括摻雜使假、假冒偽劣、缺斤少兩、改頭換面等。
前幾天,筆者的妻子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日用化妝品店打出了橫幅“租賃期滿,虧本銷售”,門面前的廣告牌上又寫著“品牌香皂、肥皂、洗潔精大甩賣”,標注價格低于市場價很多,有的只能達到市場價的一半左右,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競相購買。但妻子回家后發現此商店所售品牌系列產品均為假冒。
此類促銷,貌似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實則為害不淺,既擾亂了市場秩序,又影響了商家的聲譽,出現質量問題后更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試想想,這種促銷,這樣的商家,以后又有哪個消費者敢去呢?
再者就是一些商家把價格提上去,再打折,這就叫明降暗升。這種促銷手段,很多商家都會采用,這能迅速聚攏人氣,但誤導了消費者,有可能會使消費者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樣,不但促銷的目的達不到,反而會造成不良的效果,讓消費者最終棄他而去。
降價、促銷等本來是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雙贏活動,可是總會有那么一小撮“貪得無厭”的商家,為了眼前的利益,搞一些帶欺騙性的促銷,最后騙取一部分消費者的錢。這不但不能使商家長遠發展下去,也會損害消費者對商家的信心,污染整個商業環境。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