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重慶分廠制絲車間開展了“制絲競講堂”活動,員工們積極參與:青年員工們演講激情昂揚,中年師傅們對工藝了如指掌信手拈來……
我是一名新進員工與葉加料工序的董濤師傅結成對子,一起完成授課準備。董師傅確定了演講方向,由她在西安旅行途中的一件事引伸出企業形象,進而逐步擴展到葉加料工藝質量。
首先,董師傅繪聲繪色的描述了她在旅行途中發生的一件事。一位乘客買了龍鳳呈祥魅力朝,不等他抽幾口,煙支和濾嘴就分離開了。通過和乘客的交流,最后愉快的解決了這件事。雖然這只是旅行途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是也提醒了我們在今后的生產中要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從生產者角度來說,出現煙支和濾嘴分離的概率很低,或許只是十萬分之一,可是換位思考一下,那十萬分之一概率的次品到了消費者手中,就會成了對我們產品質量的不信任,進而對我們企業的不信任。
其次,董師傅結合葉加料崗位上積累的經驗,和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最重要的就是要做“有心人”。在工作中師傅總結出了“四心”,即耐心、細心、用心、責任心。結合這“四心”,董師傅講解了葉加料工序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后所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根據董師傅傳幫帶的經驗,她最后從積累的多年工作經驗的角度對工作態度、人身安全、工藝標準和工藝參數等進行闡述。
制絲競講堂是一個平臺,搭起了師傅與青年員工的橋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雖然這次演講我沒有站上講臺,只是默默的進行幕后工作,但是通過和師傅的不斷交流,我學習到了師傅一絲不茍的鉆研精神,也對葉加料工序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換一個角度,從師傅的角度看待問題,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師傅將她的經驗傳授給了我們,更多的要自己去實踐中領會,不斷創新、總結、進步。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