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8月腳部受傷,她一直在家靜養休息。年后,當她得知疫情期間復工生產任務繁重,距離退休時間不到5個月的她毅然決定重返崗位。她就是重慶涪陵卷煙廠制絲車間生產甲班巡檢工—劉中方,因為她很年輕就參加了工作,大家都親切的稱她:“幺妹”。
記得2月15日,我們復產復工第一天中班,數月未歸的她快速換好勞保服,進入車間到達崗位。查看交接班記錄、了解生產任務、檢查設備運行狀態、觀察煙絲水分,調節滾筒溫度……有條不紊,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開啟了工作模式。這一切毫無陌生感,濃濃的煙絲香氣是她久別的味道,轟隆隆的機器聲才是她最熟悉的頻道。
當聊起她“養傷記憶”時,我問她:“幺妹姐,你好厲害哦!回來第一天就直奔車間關鍵工序烘絲機,而且‘功夫’還絲毫沒有減退呢!”她面帶笑容,回答道:“妹妹,我都工作了30多年了,已經有深厚的功底啦!”“哈哈,對!俗話說得好—姜還是老的辣!”我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贊!幺妹姐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妹妹,工廠的發展要靠你們年輕一代,你們可要勤學業務知識,提升操作技能。所以我覺得更應該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席話,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查水分、調筒溫,電話鈴聲響起,她便立身為旗,帶頭沖鋒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不是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而是哪里需要我,我便主動上前!在這場疫情“無常”中,于我而言,這位復工關鍵崗位上的“急先鋒”就是鮮活的“黨員示范崗”,更是現實中的“敬業福”。
(圖為劉中方正在專線烘絲機調節筒溫、控制水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