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這個特殊的春天,短暫的停歇是為了走得更遠,云南普洱市各族干部群眾聚力全年發展目標,鉚足干勁把因新冠肺炎疫情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春耕生產、脫貧攻堅、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出臺“硬核”舉措發展經濟搶跑戰疫“下半場”,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景東縣農戶搶種甘蔗 西盟縣農民收割冬麥
不誤農時抓春耕
普洱市冬農開發百花齊放。每年開春,不僅是春耕備耕的時節,也是農特產品豐收的時節。眼下,在普洱大地,隨處可見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農民,這邊剛在搶收果實,那邊又在翻地播種。春天里,兩重風景,一個希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普洱市積極搶抓冬早蔬菜、熱區水果、茶葉咖啡等經濟作物采收銷售,保障農民經濟收益。同時不失時機抓好農業生產,儲備種子、肥料、農膜等生產物資,育苗育種、田間管理等工作有序開展,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普洱市目前有各類農業龍頭企業236家,截至3月初已全部復工復產。
早安排、早部署、早謀劃,景東彝族自治縣扎實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目前,共種植水晶豌豆6.85萬畝、莢豆1.1萬畝、蠶豆5600畝、甘蔗3000畝,在田間地頭,勾勒出一幅幅“防疫不誤農時”的美麗畫卷。
晚熟芒果是景東的一個特色經濟產業,景東無量山晚熟芒果專業合作社有芒果種植面積總計6000畝,年產量達2000噸,為確保今年產量不受疫情影響,合作社及時組織工人進行芒果花期管理等工作。在芒果種植基地里,滿樹的芒果花競相開放,迎面撲來陣陣花香,專業人員正在對工人就芒果的枝葉、花朵修剪管理等技術進行現場教學。合作社的徐進說:“進入春耕生產時節,芒果管理肥水要充足,修剪也要到位,才能長得好。在疫情時期工人很難找,我們對工人要求很高,包括工作密度,要求工作間隔在兩三米以上,吃飯都是各回各家吃?!?/p>
走進普洱市鎮沅、景谷、墨江等烤煙生產大縣的村村寨寨,勞作的村民隨處可見,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服務。在抓好地塊面積落實、統籌物資、煙苗培育等工作的同時,當地以戶為單位,全力以赴做好地塊整理、維修溝渠、蓄水抗旱等各項工作,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保障全市煙葉生產整體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月底,普洱市已落實種植面積34.98萬畝,種煙農戶30599戶,占計劃總數的94.54%。
同時,抓好煙苗培育,合理安排移栽節令,倒排播種時間,提升育苗集約化程度,保障育苗工作有序開展。全市222個育苗點按梯度育苗方式有序開展工作,截至2月底,已育苗21394個棚,可移栽面積10余萬畝。疫情期間,普洱市農業農村局協調170起煙用物資運輸受阻問題,確保了育苗、備耕、備栽等生產物資供應。目前,育苗物資全部到位,其他煙用物資3月初全部到位。
2月20日,普洱市召開農業農村工作專題會議,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復工復產。切實抓好春耕備耕工作,發動廣大農民積極籌備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同時采摘春茶、咖啡、水果等;落實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包保責任,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資金、用工、原材料短缺等難題,做好跟蹤服務、物資保障等工作,有序推進復工復產。計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1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119萬噸以上。
全力抗旱保供水
調水控制監測設備正在安裝、水庫引水管網鋪設完成……3月3日,記者在普洱市思茅區信房水庫至梅子湖水庫抗旱應急連通補水工程建設工地上看到,幾十名工人正有序開展作業。這里是普洱市第一批復工的建設項目,經過工人加班加點搶工期進度,工程有望于3月建成并正式啟動調水,通過信房水庫連通梅子湖水庫,補水洗馬湖水庫,保障城區飲用水供水。
受60年一遇的嚴重旱情影響,普洱市中心城區正常生產生活用水保障出現困難,作為第三水廠供水水源的箐門口水庫庫容見底,于2019年12月17日停止供水;作為第一水廠、第三水廠供水水源的洗馬河水庫庫容也趨吃緊,調水補水工程復工刻不容緩。通過市區兩級和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中心城區水庫抗旱應急連通補水工程第一時間復工,目前從大中河水庫每天調水近13萬立方米到信房水庫,信房水庫實際蓄水量已達663.27萬立方米,即將源源不斷地注入梅子湖水庫和洗馬湖水庫,有效保障市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用水。
旱情持續加劇,全市因季節性缺水受影響人口83.87萬人,6.88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作物受旱面積109.1萬畝,水庫干涸9座。為全面應對,1月6日普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時啟動了抗旱應急一般級(Ⅳ級)應急響應。立足于應對春夏連旱,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10縣(區)落實行動方案,制定10387件城鎮、鄉鎮、村組應急供水保障方案。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優先保障人畜飲水。全市“一庫一策”細化蓄水方案,抓住每一次有效的降雨過程千方百計增加庫塘蓄水,全市共向5.7萬個小水池小水窖補水142.5萬立方米。積極主動協調各個應急項目的實施和工程的推進,全市開展234件應急抗旱工作建設,目前已開工143件、完工118件,完成投資1.05億元。今年以來,又有3座中型水庫下閘蓄水,新增蓄水量2194萬立方米,為下一步抗旱打下堅實基礎。
應對旱情,大小水利工程全面復工。普洱市落實建設項目法人對建設工地的疫情防控負首要責任,根據工程屬地要求,制定防控細則和應急預案并嚴格執行,提前安排好復工后疫情防控有效措施。2月25日,普洱市與全省同步啟動重點水網建設工程復工開工儀式,標志著全市受疫情影響停工的重點水網建設項目全面復工,2020年度新建項目正式開工,項目遍布10縣區共57件項目,開工小(一)型水庫2件、中小河流治理3件。截至3月1日,全市水利工程已100%復工復產。
返崗就業謀發展
“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專車、包機齊上陣……普洱市堅持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兩手抓、兩不誤”,按照“動態監測、精準掌握、高效對接、有序組織”的原則,集中全市力量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通過“點對點”對接、“面對面”服務,積極拓展就業渠道,有序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積極加強勞務協作,提前和用工企業對接,了解企業復工時間和防控要求,搭建返崗就業直通車。
“大家到了杭州之后,如有什么困難主動向我們反饋,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協調解決,請大家安心工作,祝你們一路順風?!?月27日上午,普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國云帶領人社部門干部到普洱大劇院廣場為即將奔赴杭州市轉移就業的61名農民工送行。他們將統一乘坐由政府組織的大巴直達杭州市務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社部門與瀾滄景邁機場協商合作開展“送崗”行動,對50人以上可以包機直達,機票還享受特定優惠。
“感謝政府伸出援手,為我們聯系了車輛和飛機票,還發放口罩、食品,想得很周到,我們一定會努力工作,把貧困帽子摘掉,爭取奔小康?!笔着祶弿凸さ?2名農民工之一、瀾滄縣安康鄉糯波村村民張志忠說。
普洱通過開通農民工專車、專列、包機等運輸服務,成規模、成批次保障農村勞動力安全有序返崗復工。同時,及時制定完善政策措施,通過實施援企穩崗、建設扶貧車間、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補助等一系列就業服務舉措,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大力促進轉移就業。截至3月初,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6443人,其中,省外轉移32808人、省內轉移223635人。
針對當前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實際困難,普洱市人社局下沉一線、精準服務,結合實際從企業復工復產、穩就業、穩崗等方面出臺了10條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普洱市、縣兩級同步舉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金發放儀式,為全市191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金500余萬元。截至3月初,全市企業申報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審核1419戶,預計發還金額1385.22萬元,惠及企業職工35565人。
脫貧攻堅戰猶酣
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普洱市積極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就業,截至3月初,全市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71019人;同時,做好貧困群眾增收產業的穩產和銷售,加快群眾關切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復工。目前,全市扶貧工作駐村隊員全部堅守脫貧攻堅一線,尚未脫貧的墨江、景東、江城、瀾滄四個縣,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行總攻,以高質量的脫貧成果準備接受評估檢查。
“我們分別由縣領導帶隊組成五個工作組,從2月15日開始,用10天的時間深入到全縣157個行政村遍訪,每個村至少抽查一個村民小組,每個村民小組抽查5戶,在檢查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督促指導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春耕備耕工作?!睘憸胬镒遄灾慰h扶貧辦主任宋平告訴記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當前瀾滄毫不松勁決戰脫貧。
在瀾滄冬季馬鈴薯種植基地,由朱有勇院士團隊幫扶的產業項目迎來了豐收,這些天“院士洋芋”開挖銷售,為拉祜山鄉“直過民族”貧困群眾帶來增收脫貧希望。
今年上允鎮那朗村刀老二家的馬鈴薯供不應求,他家種出來的馬鈴薯個頭大、賣相好,受到了顧客的青睞,還在地里就被客戶預訂。他是朱有勇在村里開辦的“院士指導班”學員,2019年11月開始種植冬季馬鈴薯,通過學習,再加上當地農科技術人員的幫助,科學管理實現了豐收。目前,瀾滄縣各鄉鎮的學員參加了實訓課程冬季馬鈴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