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初春時節,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已是草木青翠、滿目蔥蘢。
春天,煥發了大地的活力,為人們帶來了希望。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不可被辜負。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涼山彝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抓住迅速落實防控措施和搶抓時令育苗備耕兩個關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安排煙葉生產復工。
1187名網格煙技員堅持戰“疫”抓防護、沖鋒在前抓育苗,截至2月25日,1342個育苗點播種進度達到92.59%,可有效滿足80.41萬畝煙田種植需要。
看,在涼山煙區,一粒粒煙種陸續播下,為煙農增收帶來了新的希望。
2月17日,喜德縣局(分公司)黨員吳漢成(右)在魯基育苗點檢查育苗點溫濕度記錄。 劉加勇攝
2月5日,會理縣局(分公司)在內東鄉龍河育苗點組織育苗人員開展疫情防控要點培訓。 石文洪攝
2月24日,會東縣局(分公司)姜州煙站副站長陳凡(左二)在官溝村指導育苗工作。 羅祥攝
2月19日,寧南縣騎騾溝鎮育苗戶冉留發正在用手機記錄育苗棚溫度,留存數據。 吳軍攝
2月11日,越西縣局(分公司)板橋煙站站長楊德偉正在檢查煙苗出苗率。 段正陽攝
端穩“一碗水”
鄭佳莉 彭文勇
2月21日,會東縣新馬煙點煙技員李興才一大早就坐在椅子上翻弄手機,用手寫模式一字一句編寫近期需要注意的育苗技術要點。
“播下煙種后,注意做好溫濕度調控管理。如果棚溫高于30℃,及時揭膜通風;棚溫低于20℃要及時蓋膜保溫,嚴防‘倒春寒’……”李興才把技術要求整理好發在煙農群里,再打電話提醒育苗戶加強管理。
李興才所負責的烏東德鎮一碗水村有10個社12個育苗點,要供應一碗水村320余戶煙農4456畝大田移栽用苗。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李興才不方便一一現場指導,從正月初五開始,他就拿起了手機這一“智能武器”。
正月初五那天,李興才從朋友圈里看到幾個煙農吐槽口罩成了有錢也買不到的物資,他準備去鎮上的藥房碰碰運氣。匆匆給一同值班的點長朱勇報告了情況,他就出了門。
可到了鎮上,李興才才發現,所到藥房外都貼著口罩售罄的告示。不信邪的李興才又跑了十幾個藥房,最終搜羅到幾十個口罩。
李興才開上陪伴了十年的長安面包車,去給煙農送口罩。行駛在一碗水村蜿蜒的山路上,李興才哼上了小曲兒。一下午,他一口氣跑了10個育苗點,到家時已是下午6點。
“口罩買到了嗎?家里口罩也不多了,多留下幾個好出門時戴。”妻子見李興才到家,急切地問。
“你在家里又不用出門,留兩個就夠了,那么多育苗戶要開工呢!節氣可是不等人,該干嘛就得干嘛,一步松步步松。”李興才一邊洗手,一邊解釋道。
第二天一大早,李興才動身去了余下的兩個育苗點。
“有什么問題及時給我打電話。還有,你們出門必須戴上口罩,省著點用……”每到一處,李興才都要苦口婆心叮囑一番。
“老李心細,播種那幾天,他幾乎天天來。沒有防護網,他還買來尼龍繩和紅布,教我們在苗棚周圍打上木樁拉上隔離線……”育苗戶任吉國說。
作為幫助一碗水村脫貧奔小康的老朋友,煙農們親切地稱呼李興才為“老李”。人們娶親嫁女也好、殺年豬也好,都免不了要把“老李”叫著。
“往年這段時間,煙點會組織群眾會宣傳生產政策,今年到處封村封路,我們雖然見面少,但生產政策和技術要求都是很清楚的。”任吉國說。
政策、技術宣傳到位,得益于會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近期的系列工作安排。他們要求各煙點充分利用電話、微信等方式,對廣大煙農和育苗戶加大生產政策宣傳力度,強化育苗技術指導。
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播種的時候采取錯時分散播種,減少人員聚集。通常一個育苗點要分三四天才能完成播種,煙技員的工作強度更大了,但“老李們”沒有一句怨言,忙前忙后保生產。
不僅“一碗水”村的育苗工作有序推進,會東縣局(分公司)更“端穩”了全縣煙葉生產工作的“一碗水”。2月4日,552個育苗點順利完成常規漂浮育苗播種工作,出苗情況良好,可供25.8萬畝大田移栽。
如今,育苗棚里的煙苗吐露新芽,一切都在復蘇、向好。
一個也不少 一個也不松
馬萍 陳盛勇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初晴。安寧河谷的山水之間,哈哈河壩萬畝煙田連片,這是冕寧春日的美景。
然而,一場疫情打破了這美好的畫面。
如今,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基層網格技術員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煙葉生產不懈怠,組織指導煙農做好煙葉育苗、春耕翻地、農家肥堆腐,確保煙葉生產有條不紊推進,疫情防控舉措落實落地。
“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也是我們煙葉出苗的關鍵期,播下去的種子普遍出苗率已經達到90%左右,這個時間段更要做好監督和記錄,保證煙苗健壯。”在高陽街道辦事處橫路村育苗點,網格員趙發恒堅定地說,“疫情防控和培育壯苗,都是當前的重要工作,一個也不少,一個也不松。”
煙葉種植是冕寧縣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19年,全縣9個鄉鎮2865戶煙農種煙5.93萬畝,實現煙農收入1.9億元,戶均收入6.63萬元,為地方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
今年,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為了不讓煙農利益受損,冕寧煙草干部職工積極行動起來。
“在出苗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防控疫情也要抓好生產。網格技術員每天到育苗點指導作業,要求育苗戶分散作業不能扎堆、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離,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同時,強化苗池管理、場地消毒殺菌,確保煙苗健康。”冕寧縣局(分公司)副經理宋登濤介紹說。
“剛開始,特別擔心疫情會影響我們種煙,心里七上八下。我是職業煙農,家里的收入全靠種煙,今年種了96畝,更經不起折騰。”橫路村一組的煙農盧勇說,“沒想到,煙草公司迅速落實防疫措施,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冕寧縣局(分公司)就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冕寧縣局(分公司)積極籌措采購,將消毒液、口罩、酒精、手套等防護用品及時發放到一線網格員手中,并不定時通過微信、短信為煙農發送本地疫情通報及防疫措施。
“春節后,突然出現了兩天低溫天氣,幸好網格技術員趙發恒提前指導我做好苗棚的保溫措施,沒有對煙苗造成傷害。每天,他都會在微信群里發送天氣預報,讓我們提前采取措施應對。”橫路村六組的煙農賀成秋心懷感激地說。
說起疫情防控,賀成秋再次打開話匣子:“今年的疫情雖然讓人害怕,但是在政府和煙草公司的幫助下,我們防疫工作做得好,出來勞動都會戴口罩,網格員每天上門指導育苗,還教我們疫情防控知識。今年我申請種植40畝煙,相信一定會豐收。”
煙農的信任是對工作最大的肯定。在這種特殊時期,為了國家利益,為了煙農增收,一線人員在平凡的崗位上選擇負重前行。
我們有理由相信,陰霾過后,必將陽光燦爛。
打響物資集結戰
王樹林 王明秋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句農業諺語,常年和煙葉打交道的鹽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荀廷軍始終牢記在心。
鹽源壩子煙區地處海拔2500米的高山,按生產節氣倒推最佳育苗播種時段為1月底至2月初。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要戰疫,也要生產,煙技員等不得,煙農、育苗戶等不起。
“既要保證生產安全,也要保證生產質量。否則,煙農一年的收成就沒了著落。”1月底,荀廷軍便暗下決心——想方設法籌集防疫物資這一“緊俏貨”。
面對疫情,鹽源縣局(分公司)下發《疫情防控緊急預案》,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到每一名員工、煙農;及時采購體溫計、口罩、消毒液等物資,落實彈性工作制度與疫情報告、監測制度;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