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復工復產逐漸推開,社區人員出入量驟增。四川省自貢市多個社區迎來國企志愿服務隊,他們戴好口罩、拿起體溫檢測器,在各個檢測點幫助開展人員排查。任務重大、環境陌生,這些志愿者的工作狀態如何、是否遇到困難?筆者撥通了幾個志愿者的電話——
“娜姐,你都連續在社區值守10天了,累慘了吧?”打電話之前,筆者看了下表,是下午五點半。來自自貢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劉娜,是一名5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剛剛轉正不久的共產黨員。
預想當中,面對這樣的提問,這些志愿者可能會抱怨:每天上班11個小時,有些累;天天和陌生人接觸,有些怕;不能陪伴年幼的孩子和親人,有點遺憾;連續10多天中午吃泡面、泡飯,有點反胃;長時間在戶外吹著寒風,有點冷……
但是,他們的答案卻大相徑庭。
“謝謝關心,我覺得還好。”電話那頭的劉娜說話有些急切,“親,有什么事情哇?這會兒進出小區的人有些多,我不能跟你說太長。”原來,她們要晚上7點才換班,這個時候正是住戶下班回家的高峰期,也是她一天中最忙的時段之一。
晚上八九點,筆者又撥通劉娜的電話。“沒有那么辛苦啦!”電話那頭的劉娜哈哈笑起來,“其實,反而是我們覺得很感動。這些天,有人悄悄送來一箱蘋果,有人送了一袋橘子。有天吃午飯的時候,一個阿姨還專門送了切好的香腸,說看到我們吃泡面沒營養……”
“我們處理得很好,怎么可能有矛盾沖突嘛!”同樣是來自自貢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蔡榮軍也給了筆者一個“閉門羹”。他所在的檢測點之前因為沒買到額溫槍,連續幾天都是用水銀溫度計,效率受影響,原本以為他們會和個別住戶發生“沖突”。
“都很配合!”聽到筆者的問題,蔡榮軍“吹噓”起來,“大家特別配合,雖然有我們志愿者在旁邊宣傳、安撫,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們自己不抵觸。而且,他們還反過來安慰我們呢!好多人都說我們辛苦,問我們需不需要什么東西,只要家里有的都可以送來。”
抱著同樣的心態,筆者又撥通另一位志愿者何源的電話,期待有點“不一樣的場面”:“你能說說這段時間有沒有什么讓你觸動的事情嗎?比如陪不了家人很遺憾,每天工作時間長,覺得累,等等。”
“那么多人都在服務呢,我一個大男人怎么可能喊苦喊累?”電話那頭的何源不客氣地說,“不過要說觸動,還真有一個。小區有一個40多歲的大哥,每天都給我們燒好開水送過來。每次來了還要噓寒問暖,這個是真的讓我感動!”
放下電話,筆者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抗“疫”戰爭中,沖在一線志愿者也都是普通人,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宣誓舉旗,卻把這些守望相助、溫暖感人的瞬間駐留心間。正是這每一個平凡人的付出匯聚成了我們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