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9點30份,陰雨連綿,街道死寂,湖北省宜都市局機關5樓此時卻燈火通明,為了新一期社區防疫通報及工作安排趕在今晚發出去,黨建辦主任黃偉還在加班,她把5樓走道的燈全部打開是為了給自己壯膽。
自1月30日成立“局疫情防控黨員應急先鋒隊”至今,黃偉已連續堅守崗位接近50天。
她默默付出,為社區防疫有序運行提供保障
2月3日晚,宜都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緊急通告,要求自次日起全面執行小區居民出入管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確保志愿者能及時到崗,黃偉連夜打了30多個電話組織社區志愿者隊伍,協調值班安排,告知防疫職責,并逐一登記身份證號、車排號,凌晨2點,第一周3個小區30人次的防疫排班表發布在了微信群里,此時距接到通告僅不到4個小時。
2月4日早上7點,黃偉顧不上吃早餐,戴上口罩出了家門,她先到2個社區詳細了解防疫值守工作要求,然后到市防疫指揮部聯系值守點帳篷,并為18名新增志愿者辦理車輛臨時通行證。下午3點,黃偉趕回辦公室,在門衛處領了碗泡面,早、中餐算一并應付后,又趕著將通行證逐一送到志愿者手中。當晚,有3名同事從外地趕回宜都,直到將近晚上10點,黃偉才把通行證全部發放到位。
黃偉作為此次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的直接負責人,除了要第一時間傳達市防疫指揮部工作要求,每周編排小區志愿服務安排表外,每天早上8點要準時清點3個小區志愿者到崗情況,白天要錄入居民體溫檢測數據,建立新增人員檔案,晚上則要匯總3個小區全天人員進出登記表。每天早出晚歸,加上愛人也參與了社區防疫志愿工作,家里9歲的雙胞胎女兒已經在外婆家住了1個多月了。
她守土盡責,是廣大一線志愿者的榜樣
“3個小區防疫任務重,難度大,大家都很辛苦,我也擔心出岔子”,黃偉在負責全體黨員社區防疫安排的同時,還兼任小區樓長,負責小區居民信息摸排與體溫監測。
紅春社區五組、六組為城中村,私房錯落、租戶較多,戶籍人口超過800人,且多數居民登記信息缺失,該片東陽光藥廠員工較多,三班倒工作制,入戶或電話聯難以一次到位,信息摸排難度很大,黃偉和其他5名志愿者用地圖劃定責任區,做到分片包干到戶、責任到人。
2月9日上午8點半,在做好相關安排后,黃偉穿上紅馬甲,開始走街串巷,“您家里有幾口人?近期有無從外地返回?有無和重點人群接觸……”同樣的問題一天要重復上百遍,還要對一些不理解的居民做好宣傳解釋。
雖然工作量很大,但容不得半點差錯,黃偉將聯系不上、信息存疑的居民逐一登記,并用手機拍下房屋照片,然后到社區逐一核實;對獨居老人,或有較重基礎疾病的則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截至晚上8點,6個片區共登記182戶731人基本信息,但還有14人因上班或外出未歸沒能見上面,黃偉放心不下,在電話約定第二天見面時間后,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
她傾注愛心,是困難人群疫情期間的依靠
為遏制疫情流動性擴散,宜都市局向3個小區居民制發了“居民生活物資采購出入登記卡”,限定每戶每人每3天外出采購一次生活物資,但小區內7戶獨居老人出行不便,又不會網上采購,日常生活犯了難。
“黃主任,能不能幫安排人買點藥送來”“黃主任,屋里米快吃完了”,出行管制初期,黃偉每天都能接到多個類似電話。于是,在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余,黃偉又干起了兼職“保姆”,她每天上午10點前打電話或上門詢問獨居老人身體狀況、生活物資需求,用筆一一記錄下來分別下單,下午5點前準時將各戶生活、醫藥物資配送入戶,“沒辦法,這些老人兒女不在身邊,我們不管就沒人管了”。
2月24日,在當日居民體溫監測時,紅春五組租戶姚京志未及時報告,手機也聯系不上,此時的任何異常都可能是潛在的悲劇,黃偉一路小跑來到姚京志住處。讓人想不到的是,年僅16歲的姚京志來自荊門,年前來宜都學理發,滯留未歸,全部積蓄都用完了,沒錢吃飯,電話也欠費了。黃偉趕緊從自費為其買了一箱方便面、八寶粥、礦泉水,為他繳了話費,并叮囑房東負責姚京志疫情期間生活保障。
3月2日晚7點,冰雨夾雜著寒風肆掠街頭,240份2.4噸愛心蔬菜運抵紅春社區,卸車、堆垛、分包,黃偉和其他志愿者冒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隨著居民越來越多,黃偉被圍到了人群中間,“不著急,先報房號,簽字領取”“一戶一包,大家都有份”“這是政府免費發放的,后續還有”,她一邊組織簽收,一邊忙著解答居民的各種疑問,沙啞的嗓音淹沒在人群中……
3個小時后,居民逐漸散去,黃偉倚靠在電線桿上,感覺渾身散了架,“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社區工作人員和煙草的志愿者們”,看著群里居民紛紛點贊,她笑著與志愿者們說:“還不錯,居民滿意,就證明我們的工作做到位了,今天的辛苦還是蠻值得?!?/p>
將近凌晨,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急,黃偉重新校對了一遍打印出來的資料后,離開辦公室,今日疲憊未消,明早又將繼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