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可愛的人,這是一群默默無聞的人,他們既有黨員,也有干部,還有普通員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斗中,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奉獻,不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大局面前舍小家、顧大家,持續40余天奔波于社區、醫院、藥店、超市、扶貧點、基層單位等各個角落,為一線抗疫人員提供了最堅實的后勤保障,為安全復工建立了可靠的安全屏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對國家的滿腔熱忱。他們堅信,即使是星星之火,也要把自己的光和熱發揮到極致,給人以希望,也給人以力量。他們就是湖北黃石市局后勤服務中心的全體員工。
“領頭雁”不簡單
黃石市局(公司)疫情防控指揮部后勤保障組組長張曉云在疫情期間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憑借柔弱之軀扛起千斤重擔。面對防疫物資極度緊缺的現狀,她不等不靠,積極發動各方力量采購防護用品和值班食品。這些日子,她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拉貨和送貨的路上,經常忙到深夜12點才能休息。防疫物資的測算、統計、采購、分配、運送等工作,她都要親自把關、全程參與,遇到采購和捐贈物資到貨、二級單位應急物資發放,她都會隨時趕赴單位完成驗收入庫和發放工作。
她經常穿梭在未知的隱患點,毅然成為“逆行者”。到過高危地區黃石市傳染病醫院,為一線醫護人員送慰問物資;到過定點扶貧德夫村、箭樓下社區、共駐共建的下陸衛王社區,為“疫”線值守人員送防護用品和食品;她走街串巷為“雙報到”黨員送口罩、手套、酒精等物資,“三八”婦女節為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巾幗志愿者送去節日慰問品;她積極參加社區黨員“雙報到”工作,堅守社區執勤、排查登記、物資配送、包保入戶從未缺席。
她制定“一面、兩點、三線”工作方案,為安全復工提供堅強保障。突出一個“宣傳面”,制作防控宣傳短片在一樓大屏滾動播放;在大樓入口、電梯、食堂、洗手間等處張貼防疫宣傳海報30余張;制訂疫情防控期間就餐、會議、出行、辦公、會客方案;確保防疫知識每一位員工都能夠“看得到、聽得見、記得牢”。抓好兩個“著力點”,堅持人員和車輛進入辦公區域前體溫測量、消毒等舉措,將隱患擋在門外。夯實三條“防火線”,堅持多渠道采購防護用品,確保基本防護用品落實到位;堅持辦公大樓公共區域的2次以上消殺工作,確保環境安全;堅持全員身體狀況日報制度,確保不落一人。
從接到防疫任務至今的60余天里,她沒有時間照顧假期獨自在家的女兒,更沒有時間問候時刻為她擔心的父母。她的心里只有未完成的工作,單位職工和包保對象的安全。
“伴飛鳥”不平凡
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在張曉云的帶領下,后勤全體員工團結一心、攜手同行,以忘我、舍我的精神狀態全力奮戰在各自的崗位上。
后勤保障組副組長曾秋玲在接到黨員“雙報到”命令后,與丈夫雙雙奔赴社區報到,堅決服從社區安排,用無聲的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默默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她為包保貧困戶購買各類生活物資,幫助她們渡過難關;為獨居老人排解寂寞、送去溫暖。疫情期間,夫妻倆還自掏腰包購買1000雙醫用手套捐贈給了社區,受到社區領導和工作人員的一致稱贊。
在疫情控制的關鍵時刻,宋夢顏同志積極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最前線,甘當小區“守門人”“宣傳員”“快遞員”。面對小區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她充分發揮女同志特有的細心和耐心,及時解決部分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買菜、買藥等實際困難,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負責的工作態度,做好每件小事,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曹中斌50余天連續戰斗在防疫一線,主動協助組長進行防疫物資采購、分發和運送;積極參與下陸袁家畈社區摸排、執勤、配送物質、黨員包保等群眾服務工作;主動認領政務值班,確保單位安全運行;輾轉各社區街道,積極為單位員工辦理出入證;面對疫情期間保安人員思想情緒波動,他第一時間與保安公司溝通,確保了單位保安正常值守;為全力保障用車需求,他經常半天社區執勤,半天單位出車,行程超過1000公里,哪怕腰椎嚴重受損,仍咬緊牙關繼續奮戰;為宣傳煙草人在疫情戰斗中無私奉獻、奮力拼搏的良好形象,他主動加班加點撰寫了《“紅心”約我去戰斗》《黃石“好女婿”、“疫線”勇擔當》等稿件。
陳益兵,這位黃石的“好女婿”,在疫情防控戰役中他“反客為主”,積極作為,是社區黨員中最活躍分子,由于表現出色擔任新街口社區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他“臨時當家不臨時”,始終堅守崗位,以社區為家,40多天未請過一次假,一天8小時以上泡在社區,主動認領5個樓棟的送菜、排查、值守等任務;他自帶噴霧器,每天負重20公斤爬500級以上臺階開展消殺工作。
吳蒙同志擔負韋源口社區交通要道值守,疫情防控宣傳,街道居民包保等工作,由于農村黨員少、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他包保對象一共有39戶158人,其中11戶是獨居老人,沒有子女在身邊,及時為他們解決生活困難。
周學明是個寡言少語、只知埋頭苦干的漢子,包保的鐘樓社區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老年人偏多管理難度較大。其中有一戶獨居老年人胡保明74歲,有中風、高血壓等多種疾病,面對這一次嚴重的疫情他極度恐懼,幾次找周學明交代后事,周學明掌握情況后主動上門,為老人丟垃圾、送物資、測體溫、陪老人聊天,用細致入微、如親人般的呵護陪伴老人渡過疫期。
“神秘部隊”不起眼
他們工作的地方很少會有人關注,他們甚至沒有為自己拍攝一張照片,他們不是黨員,但同樣都有黨員的特質,為保障前線工作順利開展,負重前行、埋頭苦干、于無聲處默默奉獻,他們接觸的人最多,跑的路程最遠,危險程度最高,他們就是后勤服務中心全體駕駛員。
劉剛一邊安慰年僅3歲的兒子,一邊每日奔赴抗疫一線;許斌的母親今年80多歲,多病纏身,他在疫情面前無法選擇床前盡孝,毅然投身防疫一線;陳臣每天負責下沉社區第一書記的用車,有時到家就接近晚上10點,還要為寶貝女兒輔導作業到半夜,第二天照常6點起床,投入到新的戰斗中;王黎明的父親3月8日不慎摔倒,腦部出血,在父親病情稍微穩定后,第一時間給張曉云打電話說:“我可以來上班了”,簡單7個字,體現了他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劉勝由于感冒,被要求居家隔離14天,在給車隊長的微信留言上是這樣寫的,“真是不好意思,辛苦兄弟們了,隔離期滿馬上歸隊”。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深入一線,往返于基層單位、社區街道等重點區域,行駛里程達5000余公里,為基層運送各類物資10余次,為保障“疫”線付出了艱辛勞動。
大雁是一支最守紀律講規矩的部隊,在頭雁的帶領下它們始終保持列隊飛行,完成一次次的遷徙。我們的這支隊伍有大雁般的紀律,聞令即動;有大雁般的精神,慎終如始。他們雖平凡普通,卻有著不平凡的擔當;他們默默無聞,卻有一心為民的大愛情懷。他們的堅守與奉獻,凝聚起強大的戰“疫”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