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網易報道 近日,英國一對煙民夫婦因為抽煙實在太兇,被法院剝奪了對兩歲孩子的監護權。發現夫婦二人在家無所顧忌抽煙的,是當地的衛生訪視員。這些訪視員大概算英國版的“朝陽群眾”吧。
說到“朝陽群眾”,不能不提6月1日開始實施的《北京市控煙條例》,這一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在執行過程中,北京市將動員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群眾。雖然這是一個被普遍叫好的措施,但并非沒有質疑,尤其聯系此前各地陸續出臺的禁煙令多是虎頭蛇尾,北京這一輪禁煙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恐怕還有待觀察。
其他國家的控煙經驗或許能讓中國看到成功的可能。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和各地方自治體制定了一系列的禁煙法規—《健康促進法》、《未成年人吸煙禁止法》、《勞動安全衛生法》、《大廈衛生管理法》、《鐵道營業法》、《路上吸煙禁止條例》、《交通機關吸煙規制》等,甚至細化到東京市中心的10條馬路禁止“邊走邊吸煙”。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禁煙法規,日本國民的吸煙率2014年首次低于20%,而這一數字高峰期曾達83.7%
除了立法,從源頭上減少新增煙民的數量或許是一個更直接的措施。6月2日,美國加州參議院投票決定將允許購買香煙的最低年齡從18歲提高至21歲。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估計,如果在全美范圍把法定吸煙年齡提高到21歲,2000年至2019年間出生的人群今后早逝的人數將減少超過20萬人。接下來,這項法案將交由加州眾議院表決,最后交由州長簽署成為法律。現階段美國還沒有哪個州把法定吸煙年齡提高到21歲。夏威夷州議會今年4月曾通過類似法案,不過尚未獲州長簽署。根據夏威夷衛生部統計,該州九成普通煙民不到19歲就開始吸煙。
此外,加強對煙草企業的監管也是控煙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幾乎在北京實施“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同時,加拿大魁北克高等法院也作出了一個歷史性判決,判處3家煙企賠償煙民155億加元(約合768.86億元人民幣),理由是它們沒能充分警告吸煙可能帶來的危害。近幾年,歐美國家類似針對煙企的天價罰單并不少見,類似判決無疑對煙企履行社會責任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反觀中國,“煙財政”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數據顯示,去年整個煙草行業為中國貢獻了9110.3億元的稅費收入,而今年的上繳稅費總額可能超過1萬億元。對于那些違規的煙草企業,我們何時能開出類似的天價罰單?
有外媒稱,北京禁煙令被看做中國國家層面法律的試運行,可能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果如此,那將是全民之幸。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