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2014年是行業上下推進精益管理的重點之年,國家局李克明副局長在去年的全國煙草行業企業管理現場上明確提出了“三個需要,五個精益”的要求,即推進精益管理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需要,是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是挖掘發展潛力的需要”,要導入精益思想、推行精益方法、建立精益組織、形成精益流程、實現精益目標“五個精益”。貴州納雍縣局緊緊圍繞市局“十項重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下發了縣局“十項重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部門要根據實施方案要求結合部門工作實際,提出具體的推進措施和辦法,明確工作目標、質量標準、完成時間、責任人員等,讓精益管理思想貫穿于全員,使精益管理行為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2014年以來,納雍縣局就落實“五個精益”的總體要求進行了認真思考,積極的謀劃,有效的落實,認真地開展了推進精益管理的各項工作,本文就納雍縣局實施精益管理作粗淺探討,提出一些個人的觀點,以期拋磚引玉。
一、推進精益管理的途徑
(一)導入精益思想。
一是把握精益內涵。精益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思想,也是一種管理方法。“精”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資源、少花費時間;“益”就是多產出、多創造價值。一言以蔽之,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價值”,就是“持續改善、追求卓越”。要通過推進精益管理,能夠形成自我改善提升的內生動力,這也是精益管理的核心。所以精益管理不是一種簡單工具的運用,它的關鍵在于如何能夠真正樹立精益思想,能夠不斷地持續改進。當下,卷煙營銷業務已由卷煙營銷中心進行管理,縣級分公司主要工作就是烤煙生產、專賣管理及其基礎管理,為此,夯實基礎管理、突破管理瓶頸,落實技術標準、凸顯煙葉特色將是納雍煙草精益管理的主要內涵,其精益管理的外延相當廣泛,涉及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全范圍、全時段,這些都是精益管理的本質。
二是營造精益氛圍。營造精益的氛圍是推行精益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納雍縣局通過開展宣傳發動、學習培訓、設立績效激勵等多種形式全面導入精益理念,營造精益管理氛圍,充分調動了廣大員工持續改進的熱情,為精益管理的推行奠定了基礎。
三是形成精益管理文化。文化是“軟實力”,卻具有“硬作用”,企業文化引領企業經營發展的方向,凝聚干部員工的思想,推動企業管理的進步。精益管理沒有精益文化的支撐,就是空中樓閣,企業管理將是無水之源、無木之本,其管理的效能及效益將無從改進和提升,目前精益管理思想在縣局全員得以逐步傳播和形成。
(二)推行精益方法。
一是推行PDCA。PDCA是改善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基本、通用、管用的方法。企業管理方法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終。行業現在推行的體系建設、標桿管理、精益管理、QC活動等等,都要用PDCA的方法來進行組織和推進。
二是采用精益管理工具。包括六西格瑪、6S、甘特圖、防呆法、烏龜圖、樹圖等等,不采用這些工具,精益管理就沒有切入點和具體的方法。
三是實施精益評價。制定精益管理的計劃、方法,對實施精益管理效果進行的評價。在工作實際中,各種管理工具的運用、管理方式的創新已顯現出效果和效率。
(三)建立精益組織。
要建立精益系統,精益管理是一套系統,包括精益理念、流程、制度、機制,包括精益推動的領導組織、精益改善的機構、精益實踐的團隊等。要建立精益團隊,也就是精益的骨干。要建立精益考核,就是要把開展精益管理和精益考核結合起來。通過組織機構及實施方案的的建立,為推行精益管理提供了組織、制度保障。
(四)形成精益流程。
要有發現問題的流程和解決問題的流程。推行精益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發現問題的流程,沒有督促督辦就可能不會發現問題;要有解決問題的流程,沒有嚴格考核就不會有整改落實。持續改進流程是關鍵,這個流程不是業務流程,而是管理流程,它是如何使問題浮出水面的一個流程,進而持續改進和提升。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使各項工作進入了流程化、標準化、規范化軌道。
二、確定精益管理的目標
2014年的“十項重點”便是精益管理的大目標。“十項重點”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項工作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全員上下要全面樹立全局意識,統籌兼顧,協同作戰,全面推進“十項重點”工作,確保抓出成效。
(一)著力推進精益煙葉生產。2014緊緊圍繞“堅守一條底線、提高三個水平、夯實兩個基礎”的總體要求,以控制規模、優化結構為重點,以提升質量、滿足市場需求和增加煙農收入為核心,以推進科技創新、彰顯煙葉特色、加強基礎建設、轉變生產方式為保障,按時令、標準、技術、流程落實各項環節工作,全力推進烤煙生產標準化水平,舉全局之力,著力抓好全縣種植面積4萬畝的目標。
(二)著力推進精益煙葉收購。該縣兩個基地單元,設置收購點(線)九條,全面實行“站點分收一體化”的“二工位”標準分級收購運行模式。時間要求:8月1日至8月20日為下部葉收購時間;8月21日至9月20日為中部葉收購時間;9月21日至9月30日為上部葉收購時間。收購煙葉8萬擔,上等煙比例達70%以上的目標任務,煙葉農商交接等級合格率≥80%,煙葉報廢率為零。
(三)著力推進精益基礎設施建設。確保2014年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規范、進度、安全、質量、效益等方面都得到實現,2014年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是:啟動百興收購線及五星收購線建設,確保主體工程完工,烤房整套設備更換60棟,散葉烤房改造800棟,機耕道建設40公里,農機具購置633臺套,土地整治2000畝。
(四)著力推進精益生產示范建設。示范點覆蓋面積達50%左右,輻射面達100%。縣公司設2個示范點,各1000畝,分布在龍場、百興兩個單元;基地單元站各1個,面積500畝/個;站長、副站長、農藝主管、烘烤主管、點長、生產人員、烘烤技術人員各1個,面積100畝/個。示范點各項指標達到以下要求:煙地衛生清理與翻犁達100%、有機肥堆制達100%、先膜后煙達100%、小苗井窖式壯苗移栽達100%、配方施肥達100%、病蟲害綜合防治達100%、不適用鮮煙葉收購處理達100%、成熟采烤達100%、上部葉一次性砍(采)烤達100%、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達100%、上等煙比例達70%以上,大田煙株長勢好、收購均價高于全縣。做到層層有示范點,人人有示范點,充分發揮示范點的帶頭和引領作用,推進全縣煙葉生產整體水平的全面提升,示范點建設標準要實現五個縣級一流:即精準管理一流;生產技術標準一流;大田管理及田間煙葉長勢一流;產量產值結構及效益指標一流;煙葉風格特色一流。
(五)著力推進精益合作社建設。全縣兩個基地單元建立一個煙農專業合作社,堅持“以煙為主、適度規模”的原則,煙農入社率達90%,覆蓋面達100%,提高規模化種植水平;實現專業化育苗100%、專業化機耕(起壟)50%、專業化移栽10%、專業化植保40、專業化烘烤60%、專業化有機肥堆制40%、專業化分級和不適用煙葉處理100%。抓好規范運行,完善治理結構,明確職能定位,建立完善資產管理、服務管理和盈余分配等制度,確保合作社產值1000萬元,利潤100萬元的目標得以實現。
(六)著力推進精益單元站建設。推進基地單元建設及運行管理,全面提升基地單元建設水平,推動實現原料供應基地化、煙葉品質特色化和生產方式現代化,努力實現原料保障上水平。根據納雍煙草的實際,結合上級基地單元建設的相關要求,全縣整合實施建設兩個基地單元為(百興基地單元及龍場基地單元)。2014年將以科技創新為保障,以精益生產為引擎,強化組織管理,推進科技創新,優化作業流程,以現代煙草農業為統領,按照“整縣推進、單元實施”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基地單元建設,不斷提升建設水平,努力實現原料保障上水平。
(七)著力推進精益專賣管理。加強市場日常監管,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市場凈化率,不斷強化行政執法水平,營造良好執法環境,進一步加強專賣內管工作,繼續保持卷煙打假高壓態勢,繼續開展專賣內管檢查。破獲5萬元以上大案任務和網絡案件,專賣人員技能鑒定通過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力爭全員通過),四個標準化中隊建設達標,專賣內部監督規范管理提升。
(八)著力推進精益基礎管理。按照“125+N”精益管理模式,即按照精益管理思想,堅持需求拉動和價值導航的兩項原則,執行制定目標(Define)、執行監測(Measure)、狀態分析(Analyze)、問題改進(Improve)、鞏固保持(Control)五個步驟,識別主要業務流程N個節點,優化改進、系統升級,消除不增值環節、減少無效流程,改進管理短板,提升企業管理效率,最大化地實現企業價值。
實現體系文件執行率100%,全員管理信息平臺運用率100%,核心業務流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