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初冬,雪后初晴。聲聲喇叭聲,劃破了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洛陽卷煙廠煙絲裝卸區中午短暫的寧靜——“運絲專車”來了。
車子緩緩駛入廠區,停靠在裝卸區內一條嶄新的物流傳送帶旁。打開車門,幾位工人小心翼翼地將車內的煙絲箱卸載在傳動帶上;傳送帶的那一邊,幾位工人分工明確,對煙絲箱逐個稱重、檢查,直至安排入庫……
這樣的工作場景,每天都在洛陽卷煙廠上演。“運絲專車”是從遠在200公里之外的許昌卷煙廠駛來。
2017年7月1日,歷經多年論證和試點探索,河南中煙正式啟動由許昌卷煙廠向洛陽卷煙廠規模化異地供絲,在行業內首次實行全供絲生產模式。一年多來,伴隨著河南中煙對異地供絲的精心謀劃和實踐探索,一場涉及全省卷煙生產力優化布局工作,也正式駛上了快車道。
改革,從資源整合開始
金葉品質,“金葉制造”。
“‘黃金葉’品牌發展的底氣來源于品質的提升,來自于堅實的制造基礎。”基于這樣的認知,早在2011年,河南中煙黨組就對打造“金葉制造”做出戰略部署,旨在讓“金葉制造”成為質量過硬和信譽可靠的名片。
鍛造一流工藝、引進先進裝備、優化產能布局——“十二五”期間,“金葉制造”之路悄然提速。
為此,河南中煙同時啟動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和許昌卷煙廠的異地技改并順利投產,“金葉制造”硬件基礎愈加堅實。特別是整合原有鄭州、新鄭卷煙廠而建的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更被河南中煙廣大干部職工寄予“中原突破新引擎”厚望。
然而,一花獨放不是春。相比于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和許昌卷煙廠,河南中煙下屬其余5家卷煙廠尤其是3家規模在30萬箱以下的卷煙廠(洛陽、漯河、駐馬店卷煙廠),近年來因均未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工藝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金葉制造”向縱深推進。
“突出體現在資源利用率不高和產品質量均質化水平有待提升上。”據河南中煙生產管理部部長賈會志介紹,以2017年為例,僅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和許昌卷煙廠產量就占河南中煙內銷卷煙生產計劃的56.7%,落后的富余產能亟待壓縮,而在行業卷煙需求拐點已經到來的大背景下,3家煙廠的落后產能更有壓縮的必要。同時,隨著“黃金葉”品牌規格逐步集中,如何保證共享生產規格的產品均質化,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問題倒逼改革。怎么辦?“能不能由工藝技術水平較高、產能規模較大的卷煙廠集中制絲,在保證自身生產需要基礎上,向工藝技術水平較低、規模較小的異地卷煙廠配送煙絲進行卷制包裝,充分發揮新技改卷煙廠的技改紅利?”幾經深思熟慮后,一個名為“異地供絲”的改革構想浮出水面。“其本質就是通過優勢資源逐步向‘金葉制造’績效好的卷煙廠傾斜,最終打造一個集約化的金葉制造大平臺。”賈會志說。
探索,建立一整套精益管控體系
異地供絲,茲事體大。因為這涉及的不僅是生產組織方式的調整,還關乎到一系列技術標準、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再造,且在煙草行業內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
“統籌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河南中煙只能根據自身實際,慎重、穩妥地謀劃好每一個關鍵環節。
在技術標準制定上,從煙絲裝箱到煙支卷制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
規劃之初,河南中煙技術中心牽頭成立課題組,從配送環境條件、包裝方式、配送方式、存放條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試驗測試。歷時兩年,最終找出影響配送煙絲質量穩定性的過程造碎、煙絲分層、端部落絲率高等關鍵因素,通過優化工藝參數,逐項進行解決。
據河南中煙技術中心副主任許淑紅介紹,按照“車保溫、箱保濕”的要求,他們先后設計了單箱裝絲量分別為15公斤的紙箱和150公斤的不銹鋼保溫箱兩種煙絲箱,并為運輸車裝配恒溫空調裝置,“而在煙絲暫存、煙絲進柜貯存以及煙絲輸入輸出等影響煙絲質量的關鍵工序上,則以技術標準的形式統一操作時間、地點和環境要求。”
在管理制度建設上,從計劃排產到流程管控形成精益管控體系。
試點先行階段,河南中煙先是確定由許昌卷煙廠為輸出試點,南陽卷煙廠為輸入試點,試點探索單一規格的異地供絲;繼而再擴大到由許昌卷煙廠對洛陽卷煙廠進行整廠規模化供絲。
試點中,在河南中煙的指導下,煙絲輸入輸出方專門制定了《異地供絲精益生產模式推進手冊》,成為雙方推行異地供絲工作的行動指南。通過強化輸入輸出方協同聯動、開辟綠色通道、共同開展工藝驗證等措施,河南中煙逐步探索建立異地供絲柔性高效生產組織模式。翻開手冊,異地供絲可行性論證、總體目標、推進流程、組織保障、精益生產過程、精益質量和設備管理、物流和能源保供等管理內容都有詳細的規定,為實施異地供絲精益生產提供了一整套的標準化保供新模式。
“這本手冊最大的特點是可操作性強。比如圍繞精益生產過程,手冊從計劃銜接到過程管控,再到精準投料乃至應急預案的制定都有詳細的規定。”洛陽卷煙廠生產管理部管理員王凱說。
除手冊外,河南中煙還編定了《異地供絲質量管理推進手冊》和《煙絲異地配送技術指南》,三個文件分別從廠級、公司級和行業層面,構建了異地供絲生產、工藝與質量管理體系,也為行業推行異地供絲提供了寶貴經驗。
有標準、建模式、成體系。試點工作開展一年多來,許昌卷煙廠已經累計外供煙絲1100萬公斤。“特別是隨著輸入輸出雙方磨合越來越順暢,生產的準時性和柔性化水平也越來越高。舉個例子,對方如果臨時更換生產牌號,48小時之內我們能準時將煙絲送到對方卷包車間。”許昌卷煙廠生產管理部主任李少平說。
推廣,形成金葉制造大格局
多年不懈探索,多年不斷完善,一條省級卷煙工業公司集約化、專業化、均質化生產制造新路正逐步成形。洛陽卷煙廠副廠長王保會用一組數據向記者介紹了改革取得的成果——
“生產消耗有效降低。截至目前,卷煙機退出物整體單耗由異地供絲前0.38千克/萬支降為0.31千克/萬支,同比降低18.42%,其中生產的一個主要規格卷煙單箱耗煙葉量33.43千克,較異地供絲前降低0.8千克。”
“煙絲適用性提高,帶來生產效能提升。卷接設備有效作業率環比提升0.12%,包裝設備有效作業率環比提升0.28%,單機組日均產量從175箱增加到180箱。”
“最重要的是生產質量的改善,與其他廠生產同規格的產品相比,品牌均質化率由異地供絲前的75.8%提升至79.2%。在此基礎上,我們加工的卷煙結構得到提升,三類以上卷煙比重達到78.7%。”
規模化異地供絲試點的初步成功,進一步堅定了河南中煙改革的決心。根據異地供絲整體規劃,待洛陽卷煙廠完成異地搬遷后,根據遠近的不同,河南中煙將形成“1+1”“1+2”的輸入輸出廠搭配模式和生產組織關系。“1+1”,即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向洛陽卷煙廠供絲;“1+2”,即許昌卷煙廠向漯河、駐馬店卷煙廠輸送煙絲。
據分析,全面實行異地供絲后,在提升整體工藝技術水平、滿足均質化生產需求的基礎上,河南中煙可節約一次性投資5.07億元。從綜合經營成本上看,扣除每年需增加的生產制造成本,按十年運行周期核算,共可節約1.76億元。
目前,河南中煙正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優化前期方案,待時機成熟時進行全面推廣,最終形成公司主導、多方聯動、全面協同的金葉制造大格局,助推生產制造高質量發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