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批量、多個點發貨,到現在集中發煙,我們庫管員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也輕松了不少。現在,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充電。”
“自從溫濕度管理、蟲態監測、物流和檢驗環節整合后,各工序脫節的現象不再出現,庫門開啟頻率明顯降低,單次開啟時間縮短,濕度控制更節能,能耗明顯降低。”
這是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徐州卷煙廠煙葉處實施生產模式優化項目之后,煙葉處的職工感覺變化明顯。該項目自2018年立項,目前即將進入項目驗收環節。
該項目實施以來,不僅基層員工紛紛叫好,江蘇中煙原料部負責人也為該項目點贊:“你們用‘背包算法’推進貨位指派,實現了煙葉庫容利用的零浪費。這個項目會由原料部牽頭,在整個卷煙廠進行推廣。”
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徐州卷煙廠煙葉處正視自身問題,勇于創新,從全環節推進生產運行模式優化。
和普通商品儲存相比,煙葉具有一定特殊性。“煙葉倉儲工作需要精益管理,更需要技術支撐,在運行模式上,必須將搬運、儲存和提質工作進行整體謀劃、整體推進,以醇化提質為第一要務,實現各環節的無縫對接。”工作開展之初,徐州卷煙廠對煙葉處生產運行模式的調整提出了總體要求,即“確保質量、注重效率、保證安全、講求經濟”。為此,徐州卷煙廠成立項目組,運用現代物流管理和質量管理的相關理論,針對企業內部倉儲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制定各項優化措施和方案,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功能分區,醇化提質。新煙葉入庫至生產使用一般約儲存24個月~36個月。項目組運用并行工程和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從煙葉未入庫時就提出對煙葉進行生命周期全過程管控的思路,按照“性能一致、養護措施一致、作業手段一致、防治方法一致”的原則,把倉庫細分為中轉庫、門戶倉庫、醇化提質庫,分設常規儲存、短期儲存、臨時儲存區域,把儲存的煙葉及相關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以便統一規劃儲存和保管,實現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切實推動質量養護型倉儲模式的構建。新的模式設計以質量養護為中心,兼顧效率,并考慮到新廠區煙葉倉庫的建設進度,分兩個步驟實施,有效解決了之前隨機存放時質量養護職責分散、幾組人員分步實施、各環節相互脫節、功能難以相互轉換等難題。
集中發貨,均衡生產。采用搬運系統分析工具,對物流環節的入庫、轉儲、出庫進行了全面診斷。最顯著的變化在于生產用料發放模式的轉變——由原來多點、小批量、多頻率發料調整為三天一個批次集中發貨。煙葉處倉庫管理員根據配方單,對三天的用料情況進行揀配,按照分類集中的原則通知庫區輪流發放,形成了每個庫區基本三天發放一次生產用煙的節奏。集中發煙的優點是打碼、貼條碼出錯率明顯降低,夾包車出動頻率明顯降低。三天一個批次的設置,使工作人員可以有每周兩天的空檔期,用于集中安排新煙入庫、轉儲、調劑、養護等工作,生產現場得到顯著改善,有效消除了收發混合作業時帶來的安全隱患。
減少環節,提升效率。改變過去的常規做法,應用ECRS分析法,對生產工序進行優化,以減少不必要的工序。先后優化了煙葉出入庫賬務管理流程——在賬務流轉環節,庫管員在接受實物后,直接將信息錄入SAP系統,系統復核無誤后,打印入庫單據,大幅減少了統計人員的數量。
理順職責,完善機制。通過工作寫實等方式,對崗位進行重新分工。在班組層面,將質檢組的16名員工全部分配至倉儲班組,由倉儲班組集中管理、使用。在員工層面,先后取消了煙葉處質量檢驗員、煙葉復烤加工管理員、煙葉庫管員、五金庫庫管員等崗位。重新分工后,統設檢驗工、養護工兩個崗位,對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進行了重新界定,構建起長效機制。
通過優化煙葉倉儲運行模式,徐州卷煙廠打破常規做法,庫容利用率明顯提升,全年可節約租賃費用290萬元;降低了工作強度,精減了管理人員,降低了設備損耗率,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